远端腓骨骨软骨瘤导致胫腓联合损伤

临床病例 23.07.2008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21岁,女性
作者: Dr Jenna L Morgan, Dr Christopher Connolly, Mr Mark Davies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21岁女性就诊,表现为踝关节扭伤,既往无外伤史。

影像学表现

这名 21 岁的女性在经历右踝内翻伤导致“扭伤”后,来到一家大型教学医院的急诊科就诊。她曾无踝关节问题,也无值得注意的既往病史。对患肢的检查显示内侧软组织肿胀,并在内侧关节线处有压痛,踝关节活动范围减小。

普通放射学检查的结果显示,远端腓骨处可见与骨软骨瘤相符的表现,该病变引起了对胫腓联合的破坏,同时胫骨关节面存在骨折。

由于患者症状的原因是踝关节的“扭伤”,因此采取了保守治疗;在此病例中,骨软骨瘤的发现只是偶然。两周后复诊时,她的疼痛已有所缓解,并随后出院。

病情讨论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骨软骨瘤的定义是:在骨外表面出现的骨性突起,其顶端覆有软骨,并且与其所在骨的骨髓腔相连续。这种病变可以是单发,也可以是多发,并可在出生后至骨生长停止前的任何时间形成。

从宏观角度来看,病变可分为有可见“蒂”的蒂状(pedunculated)或无此蒂的广基型(sessile)。据文献报道,欧洲人群骨肿瘤的发生率为每百万人口79例 [1],而骨软骨瘤是最常见的良性骨肿瘤,占所有良性骨肿瘤的三分之一以上 [2]。不过,由于有些病变并无症状,其真实发病率可能更高。遗传性多发性外生骨疣(Hereditary Multiple Exostosis)是一种基因异质性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特点是出现超过两个骨软骨瘤,并且存在男多于女的现象,男女比例为3:2。该疾病有从骨软骨瘤向软骨肉瘤转变的风险,文献报道为0.5%-5% [3]。

骨软骨瘤最常见的生长部位是远端股骨 [4]、近端胫骨及膝关节内部表面。但也有文献报道其可累及下颌骨 [5]、肩胛骨、骨盆、胫骨远端、腓骨、桡骨及手部 [6,7]。累及脊柱时,可能导致脊髓受压,但这在骨软骨瘤中是较为罕见的生长部位 [8]。文献中曾报道过一个极端病例:遗传性多发性外生骨疣患者的骨软骨瘤导致膈破裂及肠梗阻,需手术治疗 [9]。

临床症状包括疼痛、活动受限、肿胀、外观异常以及低能量创伤后骨折。此外,骨软骨瘤对周围神经血管结构的直接压迫也可能引起相应症状,比如文献报道过因骨软骨瘤骨折而导致急性下肢缺血的病例 [10]。也有报道显示生长中的骨软骨瘤可穿过腓总神经干 [11]。

对于有症状的单发骨软骨瘤,手术切除已被证实较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5%),且高比例(93%)的术前症状可得到改善 [12]。对单发病灶进行长期随访的手术干预结果较好,复发率报道为18%,进一步的肿瘤发生率报道为<2% [13]。

累及胫骨远端的单发骨软骨瘤通常比累及腓骨远端的更容易出现症状。在存在生长板开放、且肿瘤体积较大并导致局部症状的患者中,保留骺板的部分切除或可在缓解症状方面获益 [14]。

对于因骨软骨瘤骨折而就诊的单发骨软骨瘤,其治疗方式仍不明确且未达成共识。然而,对于从事体育运动的患者,手术切除可能更具优势,因为相比非手术治疗,它能使患者更快重返运动 [15]。

在随访过程中,磁共振成像(MR)可用于监测是否有恶性转化。MR在测量软骨帽厚度方面最为准确,而软骨帽厚度是区分骨软骨瘤与低级别骨肉瘤的重要标准 [16]。

鉴别诊断列表

远端腓骨骨软骨瘤伴下胫腓联合损伤

最终诊断

远端腓骨骨软骨瘤伴胫腓联合损伤

证书

(无翻译内容)

图像分析

胫骨远端和腓骨的X光片

icon
胫骨远端和腓骨的X光片
icon
远端胫骨和腓骨的X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