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椎后弓缺如伴残留结节及前弓裂隙。

临床病例 04.05.2009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31岁,男性
作者: Courcoutsakis N, Spanoudaki A, Astrinakis E, Kozadinos A, Prassopoulos P.Department of radiology, University Hospital of Alexandroupolis, Medical School of Thrace, Greece.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自行车运动员,因头部受伤而被转诊。

影像学表现

一名31岁的白人男性——一位自行车运动员——因颈部和头部受伤被送往医院。颈椎体检和神经系统检查均正常。侧位X线片显示寰椎后弓中断并可见后部残余(图1)。最初被误认为是骨折,但进一步检查发现该缺损具有硬化边缘。CT显示两侧寰椎后弓均未骨化,同时可见完整的后结节,并且在前弓处还显示出裂隙(图2、图3)。未见软组织受累或骨质损伤。

病情讨论

寰椎由前弓和后弓组成,每个弓均有一个结节和一个侧块。在胚胎期,寰椎由三个骨化中心发育而来:一个位于中线的前方骨化中心,形成前弓;以及两个外侧骨化中心,分别形成侧块 [1,2]。前弓和结节的骨化中心会在5-9岁时与侧块融合 [2,3]。后弓由软骨膜生长使两个侧块中心在3-5岁时融合而成 [1,2,3]。然而,在2%的人群中存在一个第四骨化中心形成后结节 [4]。先天性前方缺损裂椎体是由于前方骨化中心的变异或缺失,以及侧块无法在前方融合所致 [5]。先天性后弓异常范围从小裂隙到完全缺如。后弓的发育缺陷意味着其软骨性前体存在缺陷或缺失,而并非骨化障碍 [1,2,6]。因此,骨性缺损处由疏松结缔组织而非软骨所连接 [6]。大多数寰椎异常并不导致颅颈交界处的异常关系,也与扁平颅底无关。已报道的发生率为后弓缺陷4%,前弓缺陷1% [2,6]。与后弓缺失相关的异常可能包括第2至第4颈椎融合(Klippel-Feil综合征)及轴椎后结节突出、轴椎双侧裂隙以及第3颈椎关节突延长 [2]。在唐氏综合征患儿中可见寰椎后弓发育不良,常伴有寰枢椎脱位,增加脊髓损伤风险。
根据Currarino等人的分类 [1],后弓缺陷分为五型:A型源于两侧半弓在后方中线融合失败,占全部后弓缺陷的90%以上;B型包括单侧裂隙,从小裂隙到半弓的完全缺如不等;C型为双侧裂隙;D型(如本例所示)表现为后弓缺如但后结节仍然存在;最后,E型为后弓及后结节整体缺如,常伴有第2颈椎棘突肥大。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缺陷是在患者X线检查时偶然发现的,通常在外伤后。主要的临床意义在于它们可能被误诊为骨折 [3]。在少数后弓发育不全患者中,轻微颈部或头部创伤后可出现四肢轻瘫以及Lehrmitte征,其原因是寰椎伸展时结节对脊髓的压迫 [3,4,6]。若出现神经症状,MRI可显示脊髓挫伤 [3]。
与骨折相反,先天性裂隙在X线片上表现为平滑且硬化的边缘,并无软组织肿胀。通过CT成像结合3D重建可极大帮助展示这些脊柱异常。

鉴别诊断列表

双侧寰椎后弓发育不全、残余结节、前弓裂隙。

最终诊断

双侧寰椎后弓发育不全、残留结节、前弓裂

证书

(无内容可翻译)

图像分析

颈椎侧位X线片

icon
颈椎侧位X线片

寰椎的轴向CT

icon
寰椎的轴向CT

寰椎的三维重建

icon
寰椎三维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