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骨良性成骨母细胞瘤

临床病例 03.06.2010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14岁,男性
作者: Gokalp G, Yalcinkaya U, Yildirim N, Yazici Z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14岁的男孩被转诊进行头颈部疼痛的评估。

影像学表现

一名14岁男孩因右颈部和枕部疼痛在过去八个月中持续加重被转诊。家族史和神经系统检查均无特殊发现。普通X线片显示在板障内存在一个具有硬化边缘的溶骨性肿块。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显示在枕骨内有一个55×48×37毫米的扩大性后颅窝肿块,突入右小脑半球和第四脑室,并向下延伸至肌肉。该病灶边界清晰,并含有钙化。

在T1加权、T2加权以及FLAIR图像上,肿块呈等-低信号,并在对比剂增强后表现出显著的均匀强化。它还使枕骨大孔后部变窄。第四脑室受压,双侧侧脑室和第三脑室可见轻度扩张(图1-4)。组织病理学评估后确诊为成骨细胞瘤(图5)。

病情讨论

成骨细胞瘤最初由Jaffe和Lichtenstein于1956年定义 [1]。它也被称为巨型骨样骨瘤,直径超过十五厘米。它通常见于青少年或年轻成人,更常见于男性 [2, 3]。它是一种源自骨样组织、孤立的、富血管的良性骨肿瘤,通常累及椎骨和下肢长骨 [1-4]。颅盖骨偶尔受累,主要累及颞骨和额骨,而枕骨受累最为罕见 [1, 5]。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可能表现为疼痛或疼痛性肿块 [2]。

放射学特征并无特异性,取决于病变所处阶段和就诊时间。确诊需要结合临床、放射学和组织病理学的结果。其表现可呈溶骨性、成骨性或混合性 [1-5]。

放射平片可显示边界清晰的溶骨性病灶,周围有少量硬化带,由骨髓部分延伸而来 [5, 6]。尽管其性质良性,但仍可能出现局部复发或恶性转化 [7-9]。

CT和MRI在评估肿瘤的颅内与骨内扩展方面被证实是有效的 [2, 5]。关于成骨细胞瘤MRI信号强度的报道并不一致 [10-12]。它们在注射对比剂后可能无增强或表现出明显强化 [10-12]。MRI在显示颅内扩展方面比CT更具价值 [5]。

鉴别诊断包括动脉瘤样骨囊肿或巨细胞瘤引起的骨重塑和膨胀。肿瘤内均质、致密的灶提示骨样性质,有助于鉴别诊断。表皮样和皮样囊肿、板障内脑膜瘤以及嗜酸性肉芽肿是其他可见于枕骨区的肿瘤。确诊需结合临床、放射学及组织病理学结果 [5]。

对于罕见的枕骨成骨细胞瘤,放射学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术前明确肿瘤局部扩展对于这一具有局部复发和继发恶性转化倾向的病变至关重要。

鉴别诊断列表

枕骨成骨细胞瘤

最终诊断

枕骨成骨细胞瘤

证书

没有检测到需要翻译的英文内容。

图像分析

(无内容可翻译)

icon
目前没有检测到可供翻译的英文内容。若需翻译,请提供相应的英文文本。

我没有发现需要翻译的英文内容。

icon
没有检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英文内容。

未检测到可供翻译的英文内容。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具体文本。

icon
(无内容可翻译)

(无内容可翻译)

icon
(没有检测到需要翻译的英文内容)

无标题

icon
(无内容可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