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ET-CT上模拟黑色素瘤转移灶的局灶性结节性滑膜炎:MRI相关性分析

临床病例 07.01.2011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41岁,女性
作者: Rinaldi D, Caprara M, Fiocchi F, Masini C, Torricelli P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41岁的女性引起我们的关注,原因是在一次临床乳房检查中,她的左侧腋窝区域发现了一个可疑的结节性病灶;随后进行的活检显示是转移性黑色素瘤细胞,但尚不清楚原发灶。该患者随后接受了PET-CT扫描以寻找原发肿瘤。

影像学表现

PET-CT显示(Fig. 1)在右小转子与股骨闭孔外肌之间存在一个卵圆形、代谢显著增高的病灶。因此,该女性患者被送去进行MRI,以进一步表征该病灶。MRI显示,在PET-CT摄取区域有一个2.6 x 2.5 cm的病灶,与闭孔外肌之间缺乏明显的分界面,在T1-T2加权图像(Fig. 2、3、4)上呈不均匀的低信号,并在增强后(Fig. 5)表现出显著强化。未发现与股骨骨质侵蚀相符合的明显信号异常。MRI无法排除或确认病灶的恶性性质(转移病灶?滑膜炎性结节?纤维瘤结节?)。建议进行CT引导下的活检以明确病灶性质。

病情讨论

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30到60岁之间的男性和女性人群中。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出现临床可见的区域淋巴结转移,并且有相当比例的患者(2%-13%)存在隐匿的原发肿瘤。已知和未知原发灶患者的生存率以及预后因素相似。PET-CT是寻找恶性肿瘤原发灶的首选检查,但有时并不能得出结论,因此对于未知原发灶的黑色素瘤患者应按III期黑色素瘤进行治疗。
在本例中,单独的FDG摄取结果引导我们进行MRI检查,以明确软组织病变的特征。然而,MRI结果并不明确,因为病变部位和形态并不典型,不符合原发灶或可能转移灶的特点,而且含黑色素的病灶可能由于T1弛豫时间缩短而在T1w序列上显示高信号。
第二种可能的诊断是一种良性病变——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PVNS是一种不常见的良性肿瘤性病变,可弥漫性或局灶性累及关节滑膜,或在关节外的滑囊或腱鞘处发生。对于30-40岁左右的年轻患者,如果出现单关节症状,如关节活动受限(在我们的病例中并未出现),应考虑PVNS的可能性。病理学上,增生的滑膜可呈绒毛状、结节状或绒毛结节状,并且大多数病例都可见往往明显的含铁血黄素沉积。PVNS也被称为腱鞘巨细胞瘤(GCTTS):它常发于下肢(膝关节和髋关节)。典型的MRI表现是在T1和T2加权序列上为相对低信号的肿块,有时可见散在的高信号区;在所有脉冲序列上呈低信号(尤其在梯度回波序列上)是此病的典型且近乎特异性的征象,这是由于含铁血黄素的存在。注射钆剂后,PVNS可显示强烈增强(如本病例所见)或中等程度增强。MRI对于评估病变范围至关重要,这有助于获得完整的手术切除。PVNS的高血管化及分布不均的高细胞性会导致PET-CT摄取增加。
MRI显示了一些与病变恶性性质不符的信号特征,尤其在T2w图像(包括脂肪抑制)上显低信号,在T1w图像上也显低信号。
由于患者具有黑色素瘤病史以及PET-CT特征,曾怀疑病变为恶性定位,但MRI并未证实。治疗前进行了CT引导下活检。
正如前面所述,在本例中,该患者被视为III期黑色素瘤进行治疗。

鉴别诊断列表

在患有黑色素瘤的患者中出现的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
腱鞘巨细胞肿瘤
滑膜肉瘤
创伤后滑膜炎
肿瘤
转移

最终诊断

在一名受黑色素瘤影响的患者中出现色素沉着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PVNS)

证书

对不起,我没有检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英文内容。请提供具体的英文文本后再尝试翻译。

图像分析

图1

icon
图 1

图2

icon
图2

图 3

icon
图3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需要翻译的具体内容。请您提供原始的英文或 HTML 文本,以便我能够准确地将其翻译成中文。

icon
图4

图5

icon
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