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患者的化脓性单关节炎

临床病例 23.02.2011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51岁,男性
作者: Jones TA, Filer A, Raza K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 57 岁男性患者,已知患有痛风,因左踝部出现红斑、肿胀和疼痛而就诊,他描述这种感觉类似痛风发作。进行了 2 个月的经验性镇痛药和皮质类固醇治疗后仍无效。检查发现左脚存在足癣并伴有低度发热。

影像学表现

超声检查(图 1)证实左踝滑膜炎,并在超声引导下(图 2)抽取了 1 ml 化脓性液体。极化光显微镜检查关节液可见尿酸盐结晶,而培养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他的 CRP 升高至 244 mg/L(正常范围 <5),白细胞计数正常,为 9.6 × 10⁹/L(正常范围 4.0-11.0)。血清尿酸水平为 345 μmol/L(正常范围 <420)。

左踝 X 线片(图 3a)显示关节间隙变窄,并见外踝侵蚀,在 3 个月内有明显恶化(图 3b)。
患者进行了左踝关节镜检查和冲洗。给予静脉注射氟氯西林 2g qds 两周,然后口服氟氯西林共五周。

尽管使用了抗生素,但症状缓解缓慢,随后仍有相当明显的疼痛和活动受限,因此进行了 MRI 和核医学检查(图 4-6)。

病情讨论

痛风是由尿酸盐晶体沉积在关节中引起的,通常发生在血清尿酸达到饱和(高于 420 μmol/L)时。其患病率约为 1%,但在不同人群间有差异,且在男性中更为常见 [1]。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大脚趾、踝、膝、腕、手指或肘等关节出现急性单关节炎,起病迅速,尽管在老年人中也可见寡关节或多关节受累。若无特异性治疗,痛风通常可在 7-10 天内自行缓解 [1];若症状持续发展而未见缓解,尤其是不再响应痛风的常规治疗时,如本例所示,应重新审视诊断。痛风的明确诊断检查是鉴定关节液中的尿酸盐晶体;然而,正常血清尿酸水平并不能排除痛风诊断,因为在急性发作期间血清尿酸水平可能下降 [1]。

其他一些已确立的风湿病,如类风湿关节炎,也可以出现急性单关节炎的发作,但在急性发病时必须将化脓性关节炎纳入鉴别诊断中。重要的是,类风湿关节炎被认为是化脓性关节炎的危险因素 [1-4],尤其是在使用抗肿瘤坏死因子 α(TNF-alpha)药物时,这些药物可使感染风险至少增加两倍 [5-7]。

化脓性关节炎带来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细菌性化脓性多关节炎的死亡率约为 30%,而单关节受累的死亡率为 4-8% [2],在存活的成人中,有 45% 的患者受感染关节的预后较差 [3]。及时识别和治疗化脓性关节炎可显著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不良预后因素包括高龄(>60 岁)、类风湿关节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以及诊断延误。

然而,化脓性关节炎的诊断可能相当困难,因为它不一定表现出白细胞增多或发热,而且痛风与化脓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可能无法区分 [8, 9]。此外,在关节液中发现痛风晶体并不能排除化脓性关节炎 [10],这两种情况可同时存在,如本例所示 [8, 11, 12]。在已有炎性关节疾病的患者中,化脓性关节炎的发生并不少见,但往往伴随诊断延误,因此本例提示在遇到急性发热、肿胀的关节时,应保持高度警惕 [13],并应认真考虑立即进行关节穿刺。

鉴别诊断列表

痛风背景下的化脓性细菌性关节炎。
痛风
化脓性关节炎

最终诊断

痛风背景下的化脓性细菌性关节炎

证书

当前没有可翻译的英文内容,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具体文本。

图像分析

左踝关节前后位X线片

icon
左踝关节前后位X线片
icon
左踝关节前后位X线片

从踝关节(胫距关节)抽吸

icon
从胫距关节抽吸

左踝关节超声检查

icon
左踝超声检查
icon
左踝部超声检查

锝-99m 动态同位素骨扫描

icon
锝-99m动态同位素骨扫描
icon
锝-99m 动态同位素骨扫描

左踝关节磁共振检查

icon
左踝关节核磁共振

Tc99m-HMPAO 白细胞 Fab LeukoScan

icon
Tc99m-HMPAO 白细胞 Fab 白细胞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