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内侧骨折合并胸大肌内动脉出血

临床病例 30.10.2023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83岁,男性
作者: N. De Preter 1,2, A. R. Goossens 1,3, F. M. Vanhoenacker 1,4, V. Noyez 1, L. Verheyen 1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83岁的正在服用利伐沙班的男性在自行车事故后就诊于急诊科。锁骨内侧部位出现血肿并伴有左肩因疼痛引起的功能障碍。血肿的迅速扩大促使进行了紧急胸部CTA检查。

影像学表现

常规放射检查显示左锁骨胸骨端存在粉碎性、关节外骨折。未增强CT显示在骨折部位邻近的胸大肌和胸锁乳突肌内出现相关血肿(图1a, 1b)。随后进行的CTA显示在胸大肌内存在一处小的碘对比剂外渗(图2a, 2b),符合胸肩峰动脉胸肌分支之一的动脉出血。血肿体积显著增大,也导致对颈静脉的持续性压迫。

病情讨论

大多数胸部创伤为钝性损伤,与胸壁损伤(如骨折、血肿)和肺部损伤(如气胸、肺挫伤)相关,增加了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1]。即使胸廓没有骨折,也不能排除其他严重胸部损伤,例如胸壁出血 [2]

锁骨将上肢与躯干相连,并保护邻近的腋窝及锁骨下神经血管结构以及肺尖。血管损伤多见于穿透性创伤,但在钝性创伤中也会罕见发生。

锁骨骨折可依据 Allman 分类进行分型。其中内侧三分之一部分的骨折最为少见(2-6%),但在多达 49% 的病例中与胸部创伤相关,并且具有最高的神经血管损伤风险。此类骨折多见于高能量创伤 [3,4]。现今尚不清楚锁骨骨折导致神经血管损伤的确切发生率,但 Mouzopoulos 等人 的回顾发现,近侧锁骨在胸锁乳突肌的牵拉下向上移位时,有 50% 的病例会出现锁骨下动脉损伤 [5]

典型的胸壁出血表现为短时间内迅速增大的肿块,正如 Florescu 等人(2022)在多例中所示 [6],通常发生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然而,也可出现超过 24 小时后才出现的延迟性出血 [2,7]。在我们的病例中,必须警惕这一并发症:抗凝状态下的动脉出血具有高死亡率。因此,需要紧急影像学检查。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胸部 CTA 为首选影像学工具,而对于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则必须进行导管血管造影 [6]。在 CT 上,活动性出血点通常在动脉期可见到碘造影剂的小范围外渗,并在延迟期(例如 65 秒后)可见扩散。

胸壁动脉出血既可通过开放探查治疗,也可通过血管内栓塞术治疗 [8]。血管内栓塞术已在众多主动性出血病例中被证实可获得成功 [8–10]。我们患者同样通过选择性栓塞胸肩峰动脉的胸肌分支而成功止血。

总之,胸壁迅速进展的肿胀应提示进行额外的影像学检查,即使在没有胸骨折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CTA 是首选的影像学方式。内侧锁骨骨折往往与高能量创伤及伴随损伤有关。据我们所知,此前尚无文献报道钝性创伤后胸肩峰动脉出血的病例。

已获得患者本人对于出版的书面知情同意。

鉴别诊断列表

动脉出血
静脉出血
创伤后血肿
胸大肌撕裂
内侧锁骨骨折并伴随胸大肌动脉出血
皮下气肿

最终诊断

锁骨内侧骨折并发胸大肌内动脉出血

图像分析

对不起,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英文内容。如果您有具体的英文文本,请提供后再试。

icon
由胸部 CT 扫描得到的 3D 体积重建。 说明:左侧锁骨胸骨端粉碎性关节外骨折,伴有前向及轻度上方移位。
icon
横断面胸部 CT 扫描(软组织窗),基线。 描述:锁骨内侧端骨折,并在骨折部位附近可见胸锁乳突肌(*)和胸大肌(箭头)内的血肿。

(无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icon
横断面胸部 CT 血管造影(软组织窗,动脉期,基线后 3 小时)。描述:在胸大肌(箭头所示)可见一个小的动脉性出血灶。
icon
横断面胸部CT血管造影,软组织窗,静脉期(约65秒),距基线3小时后。说明:与动脉期相比(箭头所示),出血范围出现扩散。此外,还应注意胸大肌血肿(星号所示)与基线CT扫描相比体积明显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