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岁女性,无单一创伤史,出现右前臂疼痛以及食指远端指间关节和拇指指间关节的屈曲丧失。医生因此要求对肘部和腕部进行磁共振成像(MRI)(图 1-4)。
在脂肪抑制的T2加权图像上可见信号强度增高,与指深屈肌桡侧一半、拇长屈肌以及旋前方肌出现的肌肉水肿相一致(图1-3)。此外,在T1加权图像上可见脂肪浸润和萎缩(图4)。这些影像学表现与前骨间神经(AIN)亚急性至慢性去神经支配相一致。未见神经受压或卡压的证据。最终诊断为完全性骨间综合征。
AIN综合征或Kiloh-Nevin综合征是指当AIN在前臂近端被卡压或受压迫时产生的状况。
AIN是来自正中神经的一条运动分支,大约在距外上髁远侧约8厘米处分出,支配前臂深层的掌侧肌群。该分支支配拇长屈肌、指深屈肌桡侧半部分以及旋前方肌。当支配拇长屈肌或指深屈肌(且可伴或不伴旋前方肌)的相应神经束受到选择性影响时,即可出现不完全型AIN综合征[1]。
最常见的病因是直接的创伤性损伤和外部压迫。创伤性原因常由医源性操作引起,例如静脉注射、穿刺、手术和石膏压迫。软组织肿瘤、先天性异常和血管异常则是最常见的外部压迫原因[1, 2]。
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在前臂掌侧区域出现钝痛,以及拇指、食指及偶尔中指出现急性肌无力。所谓的“圆圈征”、“O征”或“Spinner征”为其特征性体征[3]。患者无法用食指和拇指形成“O”字形。由于拇长屈肌或指深屈肌支配缺失,患者无法完成拇指远节指关节和食指末节指关节的屈曲。由于AIN完全是运动分支,不支配皮肤感觉,因此不会出现麻木症状。
MRI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亚)急性期,脂肪抑制T2加权或STIR图像中可见指深屈肌、拇长屈肌和旋前方肌的信号强度增高。在更慢性的阶段,T1加权图像可显示相应肌肉的脂肪浸润和萎缩。对仅出现旋前方肌异常信号需谨慎解读,因为在无症状个体的T2或STIR图像上也常见轻微的高信号。因此,诊断时需要综合AIN所支配的多块肌肉是否均出现信号强度改变。
如果临床资料提示神经因压迫或断裂,应考虑手术干预。否则,建议进行保守治疗(物理治疗和非甾体抗炎药)至少12周。有文献报道在发病后一年可出现自发性恢复[1, 2]。
前骨间神经综合征(Kiloh-Nevin 综合征)
(没有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根据提供的前臂 MRI 图像(T2WI/STIR 和 T1WI 显示),可观察到:
结合患者 48 岁女性,主诉前臂疼痛及食指远端指间关节(DIP 关节)和拇指指间关节屈曲功能障碍,临床上需考虑以下几种诊断:
结合患者的年龄、症状表现(拇指与示指末节关节伸展或屈曲乏力,无法完成“OK 手势”)、影像学上局部肌肉 T2WI 高信号和部分萎缩改变,以及无明显皮肤感觉障碍的临床特点,最可能的诊断为:
前骨间神经综合征(Kiloh-Nevin 综合征)。
若需进一步明确,可结合肌电图(EMG)评价受损肌肉的神经支配情况,以及排除少见的潜在肿瘤或血管畸形。
由于大多数 AIN 综合征与神经受压或小范围炎症有关,且在临床上会有一定自发恢复率,故治疗方案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FITT-VP 原则(频率、强度、时间、类型、训练进程和个体化原则)需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及时调整,并在专业康复师或医生指导下进行。
免责声明:本报告内容仅为基于所提供资料进行的参考性分析,不能替代线下面诊或专业医生的意见。患者应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并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一步检查与治疗。
前骨间神经综合征(Kiloh-Nevin 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