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下表皮样囊肿

临床病例 29.11.2012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30岁,男性
作者: Paulin E, Syrogiannopoulou A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 30 岁的左撇子男性患者,表现为左手第三指甲下肿物并伴有继发性甲营养不良(图 1 所示)。患者回忆不起曾有任何该手指的外伤。

影像学表现

常规放射检查显示第三指远节指骨背侧及尺侧软组织肿胀,并出现皮质凹陷征(图2)。
患者接受了高分辨率3T指甲结构MRI检查,包括冠状位和轴位自旋回波(SE)T1加权像(图3-4)、矢状位和轴位质子密度脂肪抑制序列(图5-6)、加钆对比剂静脉注射后轴位SE T1加权像(图7)、加钆对比剂静脉注射后冠状位脂肪抑制T1加权像(图8)以及加钆对比剂静脉注射后多平面重建的3D VIBE序列(图9)。
在MRI上,该软组织肿块对应甲床真皮内的内侧甲下病变,在所有序列上均呈现等或低信号,并且在加钆对比剂注射后无增强,符合角化或纤维性组织。
手术活检显示角化性囊性病变,未见异常细胞。

病情讨论

表皮样囊肿是一种与表皮细胞增殖相关的良性囊性病变,其病因仍存在争议。主要有两种假设:外伤后细胞植入学说和胚胎细胞残余学说 [1]。
骨内表皮样囊肿的常见部位多见于颅骨以及手指远侧指骨,尤其是在男性左手第三指远侧指骨,如同我们病例中所示 [2]。
临床上,这些病变通常表现为软组织肿胀,有时伴有局部发热、触痛及发红。在甲下部位也有指甲变形的报道 [2]。
在此临床背景下,通常会进行常规X线检查,可见软组织肿胀、皮质浅雕改变,并可能出现边界清晰、带有硬化边缘的溶骨性骨病变。在我们机构,我们通常会补充3T高分辨率MRI检查,以明确病变的确切位置和信号特征。表皮样囊肿在所有序列上通常呈中等或低信号 [3]。
鉴别诊断包括角化棘皮瘤 (keratoacanthoma)、皮肤癌以及纤维瘤 [2, 3]。角化棘皮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其特征是鳞状上皮快速向内及向外生长,并在中心形成一个充满角蛋白的低信号“火山口”样结构;由于它与鳞状细胞癌很相似,因此在MRI上无法区分角化棘皮瘤和鳞状细胞癌 [3]。纤维瘤是一种生长缓慢的病变,由厚实的低细胞密度胶原束组成,在所有MRI序列上均呈低信号且无强化 [4]。

组织学检查可确诊该病变,表现为被分层鳞状上皮包裹且含有角化性碎屑的病灶 [2]。
通过手术切除并搔刮病变及其壁可降低复发风险,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5]。
总之,表皮样囊肿是一种良性但会出现症状的病变,治疗相对容易,应在指端病变的鉴别诊断中考虑,尤其是在外伤后情境中。

鉴别诊断列表

甲下表皮样囊肿
角化棘皮瘤
鳞状细胞癌
纤维瘤

最终诊断

甲下表皮样囊肿

证书

对不起,但我没有看到可供翻译的英文内容。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具体英文文本。

图像分析

病变部位的摄影

icon
病变部位的摄影

常规X线检查

icon
常规X线检查

髓内钉 MRI,冠状位 SE T1 加权

icon
髓内钉磁共振成像,冠状位自旋回波 T1 加权序列
icon
指甲MRI,冠状位SE T1加权
icon
髓内钉MRI,冠状位SE T1加权像

髓内钉MRI,轴位SE T1加权像

icon
髓内钉MRI,轴向SE T1加权
icon
髓内钉MRI,轴位T1加权自旋回波序列

指甲MRI,矢状位质子密度脂肪抑制

icon
指甲MRI,矢状面质子密度加权脂肪抑制。

指甲MRI,轴向质子密度加脂肪抑制

icon
指甲MRI,轴位质子密度脂肪抑制
icon
指甲MRI,轴向质子密度成像带脂肪抑制

髓内钉MRI,静脉注射钆后轴位SE T1加权序列

icon
髓内钉MRI,静脉注射钆对比剂后轴位T1加权序列
icon
指甲MRI,轴位钆对比剂静脉注射后T1加权序列

指甲MRI,冠状位钆对比剂静脉注射后SE T1加权

icon
髓内钉磁共振成像,冠状位钆剂静脉注射后 T1 加权序列
icon
指甲MRI,冠状位钆对比剂静脉注射后SE T1加权序列
icon
指甲MRI,冠状位静脉注射钆后SE T1加权

钉 MRI,静脉注射钆剂后进行 3D VIBE 扫描

icon
指甲MRI,钆剂静脉注射后3D V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