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基底静脉的扩张在对比增强CT上类似成骨性病变。

临床病例 28.05.2013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56岁,男性
作者: Bagetakos I, Syrogiannopoulou A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56岁的男性,既往因怀疑左上肺叶和左下肺叶肿瘤而行左肺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排除了肿瘤诊断,显示为纤维化组织伴慢性炎症表现。患者现出现胸段背部疼痛,但无神经功能缺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正常。

影像学表现

增强胸腹部CT检查显示,由于左侧肺切除术后左纵隔偏移导致左头臂静脉狭窄,并可见左侧胸壁的侧支血管。此外,还发现T2至T7椎体后部具有对应椎体基底静脉分布的对称性硬化病灶。

在MRI检查中,CT所述的T2至T7椎体后部硬化病灶并未被发现,尤其是在对硬化病灶高度敏感的T1加权序列上。

此外,在几天后进行的增强颈部CT(覆盖上胸椎)早期采集时,仍未见相同部位的椎体硬化病灶。

病情讨论

肺切除术是治疗支气管源性癌和难治性终末期肺病的首选方案 [1]。它会导致一定的解剖结构改变,并可引起一系列潜在的并发症,涉及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胸膜腔 [2]。在肺切除术后,纵隔要么保持固定,要么由于剩余肺的过度伸展而逐渐向肺切除侧空腔移位 [1]。左肺切除术后,心脏会逆时针旋转进入左侧胸膜腔 [3]。



在上述病例中,由于肺切除术后左侧纵隔移位,出现了左头臂静脉狭窄。其结果是通过椎体静脉通路和左侧胸壁静脉形成侧支静脉循环。在头臂静脉狭窄时,可出现以下两种侧支循环途径:1)通过背部、胸部和颈部的深浅静脉,流入对侧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和头臂静脉;2)通过胸壁浅表静脉,如内胸静脉和肋间静脉,流入奇静脉(若为右侧闭塞)或半奇静脉(若为左侧闭塞),或进入下腹壁静脉 [4]。



在本例中,左侧胸壁出现了静脉侧支,并伴有高静脉压,导致扩张的椎体基底静脉显影。因此,T2至T7椎体后中部的椎体密度增高,这在增强CT上被误认为是成骨性病变 [5]。然而,这些致密改变的对称性及其在椎体的分布位置应引起对椎体基底静脉显影的怀疑。MRI排除了椎体病变的诊断。几天后进行的增强颈部CT(包括上段胸椎),由于对比剂注射后采集时间提前,没有显现椎体基底静脉内对比剂,因此未提示椎体成骨性病变。



我们的病例说明,扩张的椎体基底静脉的对比剂显影可能导致错误的骨转移诊断。据我们所知,既往文献仅报告过一例由上腔静脉阻塞引起的椎体基底静脉扩张所致椎体骨髓局灶性增强的病例 [5]。

鉴别诊断列表

肺切除术后无名静脉狭窄致椎基静脉扩张。
转移性疾病(前列腺
乳腺
其他)
骨岛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最终诊断

肺切除术后因无名静脉(头臂静脉)狭窄导致的椎底静脉扩张

证书

(没有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图像分析

对比增强CT

icon
对比增强CT
icon
对比增强CT
icon
增强CT

磁共振成像

icon
磁共振成像
icon
核磁共振成像
icon
核磁共振成像
icon
核磁共振成像

矢状面对比增强CT

icon
矢状位增强CT

轴向增强CT图像配合MIP重建

icon
轴向对比增强CT图像伴随MIP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