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ALPSA并反复性肩关节不稳

临床病例 21.01.2014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20岁,男性
作者: Feng Poh1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反复右肩不稳,患者为一名20岁男性,曾有肩关节脱位史。

影像学表现

前盂缘裸露,可见前盂唇分离并向内移位,通过骨膜袖套附着于肩胛颈,呈低信号肿块。盂唇同时向下旋转,在轴位图像上显得较大,并在冠状位图像上位于肩胛颈的下方。在轴位图像上,分离的滑膜覆盖的盂唇外侧缘与盂骨缘相交处可见一条小的充满造影剂的皱褶,可在关节镜检查时观察到。

需注意,盂肱关节下韧带的前束附着于ALPSA病变处(图1),部分导致不稳定的发生。同时,在肱骨头后上方可观察到细微的Hill-Sachs病变(图1)。

这些发现与慢性前盂唇骨膜袖套撕脱(ALSPA)相符。

病情讨论

前盂唇骨膜袖套撕脱(ALPSA)损伤在肩关节慢性不稳定,尤其是反复脱位的患者中很常见。它被视作前下盂唇撕裂的一种变体,包括前下盂唇撕裂及伴随关节囊-骨膜层剥离 [1]。它可源自Perthes病变,当下关节盂肱骨韧带的前束持续受到牵拉,并使骨膜被剥离时,骨膜仍保持在盂颈内侧附着于盂唇。随着每次脱位或半脱位,前下盂唇进一步向内侧回缩,并通过瘢痕组织与盂颈黏连 [2]。

ALPSA是慢性肩关节不稳定的一种表现形式,影响下盂唇-韧带复合体,该复合体是肩关节的主要被动稳定结构。患者在初次创伤性脱位后可能出现肩痛和反复脱位。MRI可对病变进行表征以便治疗规划,其主要目标是关节稳定化。

在慢性ALPSA病变中,撕裂并向内移位的前下盂唇可在盂颈处表现为低信号团块,代表骨膜袖套所牵制住的瘢痕化盂唇。它常向下方旋转,在轴位图像上看起来更大,并可见异常增厚和变平,这是盂唇与关节盂缘之间的滑膜纤维组织愈合所导致。盂唇与盂缘之间可观察到小的裂隙或分离。前下关节盂缘裸露或缺失 [1-2]。

鉴别诊断列表

慢性前盂唇骨膜袖套撕脱(ALPSA)
Bankart病变
Perthes病变

最终诊断

慢性前盂唇骨膜袖套样撕脱 (ALPSA)

证书

对不起,我没有检测到可供翻译的文本。请提供需要翻译的英文内容。

图像分析

T1加权脂肪抑制磁共振关节造影轴位图像

icon
T1加权脂肪抑制磁共振关节造影轴位图像

T2加权脂肪抑制磁共振关节造影冠状斜位图像

icon
T2加权脂肪抑制磁共振关节造影冠状斜位图像

矢状位 T1W 脂肪抑制磁共振关节造影图像

icon
矢状位 T1W FS 磁共振关节造影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