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胛胸廓滑囊炎(2014年欧洲放射学大会当日病例)

临床病例 22.04.2014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33岁,男性
作者: M. Faure, P. Van Dyck, J.L. Gielen, F.M. Vanhoenacker, P.M. Parizel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33岁男性表现为右肩胛区域肿胀和疼痛,尤其在活动时,并伴有右肩出现弹响感。

影像学表现

CT检查(未显示)并未发现胸廓或肩胛骨的任何骨质异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显示,在右侧前锯肌与肩胛下肌之间存在一个软组织肿块。该肿块在T1加权成像(T1WI)(图1)上与肌肉信号相似(等信号强度),在T2加权成像(T2WI)(图2)上呈高信号强度。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可见中度边缘强化(图3)。
Fig. 1: 轴位T1加权MR图像显示在右侧前锯肌与肩胛下肌之间的均匀等信号肿块。
Fig. 2: 脂肪抑制的轴位(A)和矢状位(B)T2加权MR图像显示该病灶呈高信号强度。
Fig. 3: 静脉注射钆对比剂后轴位T1加权(fs)图像显示病灶中度边缘强化。

病情讨论

背景:滑液囊可分为四种类型:附生型、皮下型、滑膜型和肌下型。其中,只有附生型滑液囊是非原生的。当身体的任何部位表面受到反复应力或持续摩擦时,可能会在其下方形成一个附生型滑液囊。在肩胛胸廓关节处已描述了两个主要(或解剖)和四个次要(或附生型)滑液囊,后者是对肩胛胸廓关节异常生物力学所产生的一种反应 [1,2]。据报道,有两个附生型滑液囊位于肩胛骨的上内侧角;第三个部位位于肩胛骨下角;最后,第四个病变部位——斜方肌滑液囊,位于肩胛骨棘内侧基底三角形表面、斜方肌下方 [2,3]。这些滑液囊可因外伤或过度使用(如运动或工作)而发生炎症。
临床视角:肩胛胸廓滑液囊炎会引起显著疼痛和肩带活动受限。临床上可在病人肩胛区活动时怀疑该病,偶尔伴有研磨感或弹响声(摩擦音) [4]。
影像学视角:尽管超声常作为评估肩胛区包块患者的首选影像方式,但MRI是进一步鉴别病变的首选。MRI对于明确炎性滑液囊的大小和位置尤为有用。它在T1WI上通常表现为均匀的低信号强度,在T2WI上表现为均匀的高信号强度。由于蛋白质含量丰富,T1WI上的信号强度也可能更高 [5]。此外,MRI能够很好地识别滑液囊内的出血性征象。如果在MR平扫中囊性病灶的特征已经很明显,则不总是需要使用钆增强剂 [6]。由于血管增生,滑液囊壁可能出现强化。有时还可见滑液囊内出现液-液平面 [5,6]。CT对于明确相关或潜在的骨异常(如骨赘)也有价值。
预后:肩胛胸廓滑液囊炎的初步治疗应以保守治疗为主。局部无菌注射糖皮质激素和麻醉剂也是可行的选择。大多数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可以改善,但对于非手术治疗失败的患者,手术可能会带来益处 [2]。
结论:肩胛胸廓滑液囊炎具有典型的临床和MR表现。MR征象包括位于肩胛下区域、无实性部分的囊性包块。MRI有助于将扩张的滑液囊与肿瘤相区别。

鉴别诊断列表

肩胛胸廓滑囊炎
弹力纤维瘤
软骨肉瘤
脓肿

最终诊断

肩胛胸廓滑囊炎

证书

(无翻译内容)

图像分析

轴向 T1 加权磁共振成像

icon
轴向T1加权磁共振图像

轴向和矢状位 T2 加权 MR 图像

icon
轴向和矢状位 T2 加权磁共振图像
icon
轴向和矢状位 T2 加权磁共振图像

静脉注射钆对比剂后轴位T1加权图像(fs)

icon
静脉注射钆对比剂后获得的轴向T1加权图像(脂肪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