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色素沉着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临床病例 07.04.2015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32岁,男性
作者: Ereño Ealo M.J., Casado Verdugo O.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32岁的男性患者因自发性肩痛持续1年就诊。体格检查显示肩关节僵硬。

影像学表现

平片显示肱骨头内骨性囊性病变和关节面侵蚀(图1a)。
CT更清晰地显示出边界清晰的溶骨性区域及硬化缘,以及慢性退行性改变,如关节间隙狭窄和硬化(图1b)。未见钙化。
冠状位FSE PD-WI(脂肪饱和和不脂肪饱和)(图2a、b)和轴位FSE T2-WI(图3a、b)显示了明显低信号强度的结节状滑膜关节内肿块(图4a、b),其延伸至肱二头肌长腱腱鞘及腋窝隐窝。此外,还可见肱盂关节的囊性骨质侵蚀和退行性改变。

病情讨论

关节内巨细胞瘤(GCT),又称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是一种罕见的良性增殖性过程,影响滑膜(因此也可累及滑囊和肌腱)。

根据起源部位可分为关节内型或关节外型,根据生长模式又可分为局限型或弥漫型。它通常发生在20-50岁的患者中,男女发病率相同。

目前尚不清楚PVNS的病因。镜下可见滑膜增生伴有组织表面纤维素沉积、基质纤维化、慢性炎症,以及通常包含细胞质含铁血黄素色素的巨噬细胞聚集。

弥漫型GCT通常是发生在大关节的单关节过程,其中最常见的是膝关节(66-80%),其次是髋关节、踝关节、肩关节 [3, 4] 和肘关节,发生率依次递减。局限型关节内GCT或PVNS几乎只发生在膝关节 [1, 7]。
我们的病例在肩关节出现了不常见的表现,并有较大范围的骨质侵蚀 [4]。

大多数病例会出现关节肿胀、疼痛及偶尔的关节功能障碍。
肥厚的滑膜可表现为绒毛状、结节状或绒毛结节状,常伴有明显的含铁血黄素沉积。大多数患者的滑液呈出血性暗褐色。
活检可明确诊断 [5]。

普通X线片可能正常,也可能显示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和局部骨质改变,如外部骨质侵蚀、骨质减少、关节间隙变窄、关节内骨软骨体以及退行性病变(图1a) [1]。

CT可显示关节积液、骨质侵蚀及骨囊变,以及关节内滑膜组织软组织肿块,有时其密度略高于肌肉(图1b)。

MRI是诊断GCT的最佳成像技术。滑膜增厚在MRI上通常在T1WI呈中等至低信号,在T2WI上显著低信号,这是由于含铁血黄素沉积和胶原束所致的T2弛豫时间缩短。这个效应在梯度回波序列上会更加明显,即所谓的“开花”效应,这是由于磁敏感性伪影增加所致(几乎是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特征性表现)[5]。其他MRI所见包括骨质侵蚀、软骨下囊变、骨髓水肿和软骨缺损(图2、3)。关节滑膜在给予钆剂后通常会有明显强化。

治疗通常包括手术(滑膜切除术)。关节镜手术和开刀手术都可采用。但弥漫型病变的复发率较高。辅助治疗经常被使用,尤其在复发病例,包括外照射放疗或新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 [6]。若关节破坏范围较大,则全关节置换是最佳选择。

鉴别诊断列表

肩部弥漫型巨细胞瘤
血友病性关节病
出血性滑膜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滑膜骨软骨瘤病
痛风

最终诊断

肩部弥漫型巨细胞瘤

证书

没有英文内容可供翻译。

图像分析

icon
X线检查和CT扫描
icon
X线检查和CT检查

肩关节磁共振成像,冠状斜面

icon
肩关节磁共振成像,冠状位斜面
icon
肩关节磁共振成像,冠状斜面

肩部磁共振成像,轴位平面

icon
肩部磁共振成像,轴平面
icon
肩关节核磁共振,轴向平面

关节镜检查

icon
icon
关节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