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许迈尔氏病(进行性骨化性纤维发育不良)

临床病例 29.02.2016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10岁,女性
作者: Dr. Akhilanand Chaurasia, Dr. Shailesh Kumar Singh, Dr. Vaibhav Mishra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 10 岁女性患者,其主要主诉为过去一年中逐渐无法张口,并在椎体区域、右肩胛骨以及颅骨右枕部出现多个坚实的圆形肿块。她的双足第一趾较短且偏向外侧。

影像学表现

1. 胸部后前位片显示背部、胸部、腹部以及可见的右臂肌肉和软组织广泛的局部及索状骨化,呈现“树状分枝”模式。
2. 双足前后位片显示第一趾短指畸形及双侧拇外翻。
3. 胸腹部侧位片显示背部肌肉呈索状骨化。
4. 胸部横断面 CT 图像显示背部、胸部肌肉骨化。
5. 三维冠状位 CT 图像显示躯干和颈部的后方视图,可清晰显示软组织和肌肉的骨化,呈“树状分枝”模式。
6. 三维冠状位 CT 图像显示躯干和颈部的前方视图,可清晰显示软组织和肌肉的骨化,呈“树状分枝”模式。

病情讨论

Munchmeyer氏病或进行性骨化性纤维发育不良(FOP)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1]。它也被称为进行性骨化性肌炎或“石头人”病[2]。最早由Patin描述[3]。FOP在全球的发病率约为1/2,000,000[4]。它最常见于出生至10岁之间,平均发病年龄为3岁。从病理学上看,其特征是肌肉、肌腱、韧带、筋膜和腱膜逐渐被骨组织所替代,导致邻近关节进行性僵硬。胸壁的进行性骨化可导致肺炎并造成死亡[5]。FOP的典型特征有两点:(a)异位进行性成骨,(b)拇趾先天异常[2]。然而它在儿童中尤具致残性。最具特征性的畸形是双侧拇趾的小指征,由于一个呈外翻位的指骨所致[6, 7]。这种特征在我们的病例中也有发现。FOP患者通常在30岁时就已卧床不起。FOP主要累及颈部(50%)、背侧椎旁区域(30%)、头部(10%)或四肢(10%)。其中70%的FOP患者会出现颞下颌关节强直[8]。异位骨化是FOP的标志性表现,它可以在人一生中出现,但最常见于3至5岁之间[8, 9]。从放射学角度看,进行性骨化性肌炎通常可在发病后约2至4周时被发现。对于FOP,可以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来显示被周边致密影包绕的中心透亮区[10]。放射学检查有助于发现轻微的骨骼形态异常。使用99mTc-MDP进行骨扫描能够展示早期异位骨化情况,并有助于评估FOP的范围和进展[7]。目前尚无有效的FOP治疗方法。FOP以保守管理为主,尽量避免可能诱发异常骨化的情况。然而,使用钙螯合剂(如依替膦酸钠)和皮质类固醇可以减缓疾病的发展[10]。

鉴别诊断列表

Munchmeyer氏病或进行性骨化性纤维发育不良
Albright遗传性骨营养不良
假性恶性异位骨化
进行性骨性异位增生

最终诊断

Munchmeyer病或进行性骨化性纤维发育不良

图像分析

轴向CT图像

icon
轴向CT图像

胸部轴向 CT 图像

icon
胸部轴向CT图像

轴向CT图像

icon
轴位CT图像

3D CT图像(冠状面)

icon
3D CT 图像(冠状面)

3D CT图像(冠状面)

icon
3D CT 图像(冠状位)

全景X线片

icon
全景X线片

胸部后前位(PA)视图

icon
后前位(PA)胸片

足部前后位(AP)视图

icon
足部前后位(AP)

胸腹部侧位片

icon
胸腹部侧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