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中的不稳定性 L1 骨折

临床病例 02.05.2016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77岁,女性
作者: Samir Jawad, Yousef Wirenfeldt Nielsen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患者因从站立高度跌倒后出现腰部疼痛被送至急诊科。体格检查发现腹部胀大。未见神经学缺损。进行了胸腹部增强CT检查。

影像学表现

胸椎和腰椎显示了与强直性脊柱炎(AS)相关的严重改变。这些改变包括椎体之间的强直,形成“竹节样脊柱”(图1-2)。此外,还可见第1腰椎的不稳定横断骨折(伸展型骨折)(图1-2)。第1腰椎的三柱结构均发生骨折,导致15度的成角(图1)。胸部和腹部未见其他急性异常。建议进行急诊MRI以进一步评估脊髓与骨折之间的关系。然而,患者无法配合完成该检查。

病情讨论

AS是一种进行性且慢性的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脊柱和骶髂关节。在疾病的后期阶段,其特征在于骨质疏松和韧带骨赘(syndesmophyte)的形成。随后韧带骨赘的桥接可导致关节强硬和放射学特征“竹节样脊柱”。这些病理性变化会使AS患者即使在低能量损伤(例如从站立高度跌倒)[1]后也易发生脊柱骨折。据估计,AS患者脊柱骨折的发生率在4-18%之间[2],其终生风险比普通人群高四倍[3]。在AS患者中,颈椎骨折(81%)最为常见,其次是胸椎骨折(11%)和腰椎骨折(8%)[4]。AS患者的脊柱骨折往往不稳定,可能导致神经功能受损。

使用常规X线对AS患者进行检查具有挑战性。这是由于AS在骨折部位导致的解剖结构畸形,在最糟糕的情况下,脊柱骨折可能会被忽视[5]。有报告显示,42%的AS患者在最初并未得到骨折的正确诊断,导致其中17%的患者出现继发性神经并发症[6]。因此,在怀疑AS患者出现脊柱骨折时,应优先考虑使用CT或MRI等横断面成像。一项对20例疑似脊柱骨折的AS患者的研究显示,CT可检测到MRI未见的6处脊柱骨折,而MRI则能检测到CT未见的2处脊柱骨折[7]。另一方面,MRI在检测脊髓受压、椎旁出血和软组织异常方面更为敏感。

本病例展示了一例AS患者严重的腰椎骨折,强调了低能量创伤对该人群而言,因脊柱力学强度改变而可能造成与能量不成比例的损伤。在影像检查后,对骨折进行了内固定手术,患者未出现神经功能缺损。

总而言之,对于已知AS的患者,在经历低能量创伤后应进行影像检查以排除脊柱骨折。应进行CT或MRI等横断面成像[8]。

鉴别诊断列表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不稳定性 L1 骨折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恶性骨折
骨髓炎性骨折
其他退行性脊柱疾病的骨折

最终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不稳定性 L1 骨折

图像分析

增强CT矢状位

icon
增强CT矢状面
icon
增强CT矢状面

增强CT冠状面

icon
增强CT冠状位
icon
增强CT冠状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