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状骨骨折

解剖学和功能成像 29.08.2016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解剖学和功能成像
病人: 21岁,男性
作者: André Oliveira, Teresa Dionisio, Luciana Barbosa, Vasco Mendes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患者因摔倒后右侧解剖学鼻烟窝出现剧烈疼痛而前往急诊室。X线片检查结果被判读为正常,患者随后出院。
一周后,患者再次前来就诊并进行了另一张X线检查,结果显示存在骨折,并进行了CT检查以便更好评估。

影像学表现

初次X光:
住院医师判读为正常,但经仔细观察可见骨折。
第二次X光:
在正位投照中可清晰显示骨折线。
第二次就诊时的CT检查。

右侧舟状骨近端三分之一骨折未愈合,对位良好,中心持续不愈合并出现囊性改变。
未见其他相关骨折或任何并发症。
未见小组织变化。
无关节积液。

病情讨论

这八块腕骨及其相应的韧带可分为两条水平行,其中近侧包括舟状骨、月骨和三角骨 [2, 3]
舟状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腕骨骨折,多见于活动量大的男性 [4]。最常见的发生机制为腕关节过伸,即在向前伸展的手掌着地摔倒并伴随腕背屈 [4]。
它们在仅使用传统X线摄影时常被遗漏。初始X线检查最多可检出约70%的舟状骨骨折 [1]。标准检查应包括前后位和侧位X线片。
即使许多临床医师在可疑隐匿性骨折时建议于10–14天后重复X线检查,仍有可能漏诊舟状骨骨折 [1]。

CT在评估疑似舟状骨骨折但X线片阴性的患者时作用日益增强。据报道,CT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97%和85%–100% [3, 5, 6]
目前针对舟状骨骨折已有多种分型系统用于记录。Russe分型系统 [5] 基于骨折方向,垂直斜形骨折被认为是最不稳定且最可能需要外科干预的类型。Cooney等 [5] 提出可将舟状骨骨折视为不移位或移位两类。Herbert [6] 则提出了更为详细的分型方案。由于这些分型各自强调骨折的不同方面,放射科医师应在报告中充分描述骨折情况,包括骨折方向、移位及成角。
舟状骨不愈合与腕关节晚期关节炎的发生有关,这种模式通常被称为舟状骨不愈合晚期塌陷(scaphoid non-union advanced collapse) [7]。
在鼻烟壶区压痛且有腕部创伤病史时,即使X线片表现不明显,也应进行固定或进一步影像学检查 [6]。若予以固定,应在7–10天后再次进行X线检查 [7]。可能出现囊性变化和碎裂。
根据患者的惯用手、工作负荷及骨折部位等因素,可对任何干预措施进行调整 [8]。即便如此,不移位且稳定的骨折通常可通过石膏固定治疗,成功率可达约95% [8]。不移位骨折的平均愈合时间约为8–12周 [7, 8]。只有在影像学上观察到骨折线逐渐消失,才能视为舟状骨骨折愈合 (8)。在本例中,骨科医生决定为患者行石膏固定,待骨折愈合后进行康复训练。
Take Home messages
- 舟状骨骨折不能仅凭常规X线检查排除
- 舟状骨骨折的后遗症常见
- 必须进行密切随访

鉴别诊断列表

舟状骨骨折
舟状骨骨折
舟状骨假关节

最终诊断

舟状骨骨折

图像分析

三维重建

icon
三维重建

冠状面-骨窗

icon
冠状位-骨窗

矢状面 CT - 小部位窗

icon
矢状位CT - 小部件窗口

舟状骨骨折 - 骨窗 - 矢状面

icon
舟状骨骨折 - 骨窗 - 矢状位

舟状骨 PA 和侧位视图

icon
舟状骨后前位及侧位视图

第二次就诊

icon
很抱歉,我无法找到需要翻译的英文内容。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具体英文文本或上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