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胺丁醇闪烁显像在不确定的结核性骨髓炎病例中的作用

临床病例 03.08.2017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24岁,女性
作者: RM Yogipranata, H Sukmaningtyas, Nopriwan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24岁女性患者因一年前摔倒后出现右膝疼痛及活动困难,被转诊至我院。患者无发热、呼吸困难或咳嗽等不适。2014年时,她曾因肺结核接受治疗,并在九个月内完成了治疗。

影像学表现

患者接受了普通放射检查、膝关节磁共振成像、骨显像和乙胺丁醇显像。右下肢的X线片显示在右胫骨近端干骺端存在溶骨性病变,边界不清,过渡区宽,且无骨膜反应,怀疑为原发性骨肿瘤。
膝关节磁共振成像显示在T1加权像上呈多发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的病灶,位于右胫骨外侧髁、右股骨及右腓骨近端。注射对比剂后可见弥漫性强化,一些区域呈周边强化,提示脓肿形成。
使用锝-99m标记的亚甲基二膦酸盐(99m-Tc MDP)进行的骨显像显示右胫骨存在放射性摄取,该部位并非常见的骨转移部位。随后,患者进行了99m-Tc乙胺丁醇显像,结果显示在右肺B2段及右胫骨外侧髁均有放射性摄取,提示存在活动性结核病变。

病情讨论

结核病(TB)仍然是一个全球性健康问题,尽管已经有多种诊断方法和有效的抗结核方案 [1, 2, 3, 5]。因此,快速而准确的诊断成为消灭结核病的关键因素 [5]。
结核病可累及肺部和肺外部位。肌肉骨骼系统的累及仅占 1-3% 的病例,且在脊柱外表现为结核性关节炎、骨髓炎和软组织结核。股骨、胫骨以及手足的小骨是脊柱外肌肉骨骼结核最常受累的部位,通常表现为单发病灶 [1, 3]。
结核病累及骨骼通常是由于来自原发病灶(通常是肺或淋巴系统)的血行播散 [2]。结核分枝杆菌会沉积在干骺端,导致骨破坏、跨骺线扩散以及关节受累 [2, 3]。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对于避免骨破坏和关节畸形至关重要 [3, 4]。然而,临床表现和体征往往缺乏特异性且并不明显,因此更难以诊断。因此,放射科医师必须意识到这种可能性,因为后续检查可基于放射学检查结果 [1, 3]。
在平片上,结核性骨髓炎通常表现为干骺端的骨质溶解灶,边界模糊,可伴或不伴有皮质破坏以及不同程度的硬化 [1, 3]。CT 扫描可显示早期骨破坏和死骨形成 [3, 4]。然而,MRI 是首选检查方法,因为它能显示骨内及软组织受累(脓肿、瘘管和窦道)[4]。骨髓改变在 T1 加权像上表现为低信号,在 T2 加权像上表现为高信号,增强后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3, 4]。骨内脓肿可出现周边强化 [6]。
基于放射性核素发射的核医学技术,利用标记了 99m 锝的抗结核药物乙胺丁醇(EMB),是一种非侵入性、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的检测方法,可在疾病的早期阶段于任何解剖部位发现并定位结核病灶。其标记效率高(>85%),体外和体内均稳定,并且其生物分布和药代动力学参数与原有药物一致,这表明 99Tc-EMB 用于诊断目的是安全的 [5]。
在本例中,MRI 显示右侧近端胫骨和远端股骨的骨髓炎。骨活检并未发现任何恶性病变,但显示了骨刺形成和骨赘。由于未能得出诊断结果,患者被转诊至核医学检查。乙胺丁醇显像结果呈阳性,结合血沉升高和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确诊为结核性骨髓炎。患者再次接受了抗结核治疗方案。在诊断不明的情况下,乙胺丁醇显像可帮助诊断结核。

鉴别诊断列表

结核性骨髓炎
由真菌或化脓性感染引起的骨髓炎
原发性骨肿瘤

最终诊断

结核性骨髓炎

图像分析

常规X线

icon
常规 X线检查
icon
常规X线

膝关节磁共振成像

icon
膝关节磁共振成像
icon
膝关节磁共振成像
icon
膝关节磁共振成像
icon
膝关节磁共振成像

膝关节磁共振检查

icon
膝关节核磁共振成像
icon
膝关节磁共振检查
icon
膝关节核磁共振成像
icon
膝关节核磁共振

乙胺丁醇闪烁显像

icon
乙胺丁醇闪烁显像

骨扫描

icon
骨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