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49岁女性,既往有脑病病史,于癫痫发作后至急诊科就诊,出现双侧肩部疼痛及活动度受限。
放射学检查(Fig. 1)显示,两侧肱骨头由于内旋而呈现圆形外观,形成“灯泡征”。还可见每个肱骨头内侧有与骨折和碎裂一致的骨缺损。
在CT(Fig. 2)上,除了肱骨头相对于关节盂呈后方位置外,还可见两侧肱骨头前内侧的压缩性骨折。同时证实了包括小结节在内的骨折及碎裂。未见关节盂的骨性病变。
影像学结果与双侧肩后方骨折脱位并反向Hill-Sachs损伤相符。患者接受了双侧McLaughlin手术治疗。
肩关节后向脱位仅占所有肩关节脱位的2-4%,通常发生于直接创伤、癫痫发作或触电之后。在上述后两种情况中,由于发作期间内旋肌收缩更强,导致肱骨头处于更高、更后的位置,双侧脱位并不少见。持续的压力会导致肱骨头和关节盂之间出现相关损伤 [1-5]。
临床上,患者通常以肩关节疼痛并处于固定的内旋位就诊。体格检查显示肩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尤其是外旋和外展 [2]。
在肩关节正位X线片上,可见肱骨头与关节盂正常重叠消失,并且肱骨头呈内旋状态,表现为圆形外观,形成“灯泡征”。虽然在腋位片上通常能更加清晰地看到这些表现,但由于患者活动时会感到疼痛(正如本病例所示),腋位片往往难以获得 [1]。
由于后向肩关节脱位在临床和常规X线检查中都可能难以诊断,CT常被用于确认肱骨头相对于关节盂的后向位置,并评估伴随的骨折等损伤。反向Hill-Sachs损伤是指肱骨头前内侧面的压缩性骨折,识别并纠正该损伤对于预防缺血性坏死具有重要的手术意义。通常,如果缺损超过肱骨头的25%,则倾向于进行手术处理,正如本例所示。另一个并发症(本例中也存在)是累及小结节的骨折,该部位在解剖学上与肩关节内旋肌的附着部位有关 [1,2,5]。
后向肩关节脱位是最常被漏诊的主要关节脱位之一,常导致诊断延误,从而可能引起肩关节不稳定、骨关节炎和缺血性坏死 [1,4,5]。本病例突出了在癫痫发作后对该诊断保持高度警惕的重要性。患者出院后即失访。
双侧后方肩关节脱位合并反向Hill-Sachs病变
1. 从正位肩关节X线片可见,双侧肱骨头与肩盂重叠关系异常,肱骨头后位移,且呈内旋状态,形成“灯泡征”(lightbulb sign)。
2. 患者主诉疼痛且活动范围受限,故较难获得标准的腋位片或特殊体位片,但从现有影像推测肱骨头在关节盂的后侧位置。
3. CT横断面显示双侧肱骨头明显位于后方,部分肱骨头可见前内侧的压迫性骨折,提示“反Hill-Sachs损伤”(reverse Hill-Sachs lesion)。
4. 另可见小结节骨折征象,与肩关节内旋肌肌腱附着区受力牵拉相关。
考虑到患者有癫痫病史,本次癫痫发作后出现双肩疼痛及活动受限,结合X线及CT表现,最可能的最终诊断为“癫痫发作后双侧后方肩关节脱位,并伴有反Hill-Sachs损伤及小结节骨折”。鉴于部分肱骨头缺损比例可能较大(>25%),需要密切评估是否行手术干预。
1. 治疗策略:
(1)手法复位:部分轻中度后脱位可尝试在充分麻醉及肌肉松弛状态下行手法复位,术后需影像学确认。
(2)手术治疗:如反Hill-Sachs缺损超过肱骨头容积25%或合并关节面严重损坏、小结节碎片明显位移,宜考虑手术整复,必要时行骨移植或关节成形术,以尽量重建关节稳定性并减少后续并发症。
(3)术后固定:手术或手法复位后,根据具体损伤情况,可采用肩关节支具或绷带固定,限制活动以保证关节愈合。
2. 康复/运动处方建议(FITT-VP原理):
(1)早期阶段(术后或复位后1-2周):
• 主要目标:减轻疼痛及避免继发损伤。
• 频率(Frequency):每天进行2-3次轻柔活动。
• 强度(Intensity):在无疼痛或轻度不适范围内进行,被动或主动辅助关节活动。
• 时间(Time):每次3-5分钟,根据耐受度逐渐增加。
• 方式(Type):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做摆动练习、关节活动度练习(如指尖爬墙等),避免过度外旋或外展。
• 进阶(Progression):观察肿胀、疼痛等情况,逐步增加活动范围。
(2)中期阶段(2-6周):
• 主要目标:改善关节活动度并开始肌力训练。
• 加入弹力带或轻量抵抗训练,强化肩袖肌群及肩带稳定肌群。
• 逐渐增加外旋及外展的幅度,但应循序渐进,避免二次损伤。
(3)后期阶段(6周以后):
• 主要目标:恢复肩关节正常功能及肌力,预防再脱位。
• 可进行逐渐加重的抗阻训练、有氧运动(如固定式脚踏车或步行,避免对肩部产生外力冲击)。
• 对于运动爱好者或特定职业需求者,需在专科医师及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专项功能性训练。
(4)个体化与安全性:
• 若患者骨质状况或心肺功能存在问题,应进一步咨询专科意见,以调整运动强度和方式。
• 全程需注意监测肩关节疼痛、肿胀和功能恢复情况,因人而异地调整训练计划。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为基于现有资料所作的参考性医学分析,不能替代线下面诊或专业医生的诊疗意见。患者应在专业的骨科或运动医学科医师评估和指导下进行治疗与康复。本报告不承担任何医疗风险或法律责任。
双侧后方肩关节脱位合并反向Hill-Sachs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