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和第四跖骨近端非骨性融合:X线、CT 和 MR 成像表现。

临床病例 20.09.2018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50岁,女性
作者: Chobadindegui Ramiro, Napoli Augusto, Cerquera Johan, Martín Eduardo, Bruno Claudio Hernán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左足背外侧前足疼痛。症状已持续六个月。无创伤或功能障碍。

影像学表现

放射学检查显示第三和第四跖骨基底部之间的跖间间隙变窄,并出现骨性肥大和桥接(图 1)。CT 还观察到骨退行性改变区,伴有硬化和骨性增生(图 2,3)。MRI 显示该异常关节在 T1 和 T2 加权像中呈中等信号强度,并伴有骨水肿(图 4)。

病情讨论

融合是指当两块或更多骨骼之间由横梁或桥状结构连接在一起时所发生的情况。
从组织学角度来看,它可分为纤维性(韧带结合,syndesmosis)、软骨性(软骨结合,synchondrosis)或骨性(骨性融合,synostosis)。跗骨融合的发生率传统认为约为1%;然而,很多人认为这是低估,因为只有出现症状的病例才会引起关注。
大多数病例发生在跗骨,主要影响跟舟关节和距跟关节,并导致足后部的慢性疼痛 [1]。然而,前足的跖骨间融合极为罕见,仅有少量病例报告。绝大多数发生在第四、第五跖骨基底部之间,较少见于第一、第二跖骨之间 [4]。融合可为先天性(源于胚胎期间叶组织分化不良,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主要见于双侧病例)或后天性(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感染、创伤、糖尿病、肿瘤或医源性原因)[2, 3]。
疼痛是最常见的主诉症状,其次是骨变形及关节僵硬 [5]。
在影像学方面,骨性类型的融合表现更为明显,可见受累跖骨之间桥状或骨皮质的延续。而在非骨性类型中,受累的两块跖骨可见异常狭窄和不规则的关节间隙(图1),在X线片上可能类似退行性病变。这一点在年轻患者中尤为重要,因为你并不期望在此年龄段出现退行性改变 [6]。
CT表现因融合类型的不同而异。骨性融合可见两块或更多骨骼间的异常骨性连续性;而在非骨性融合(如本病例)中,通常可见关节间隙异常狭窄或呈假关节样表现(图2和3)。
对于骨性融合类型,MRI可见融合关节处骨髓贯穿。而在非骨性融合类型(图4、5)中,MRI可示关节间隙变窄,骨界面不规则。常见于有症状患者的软组织及骨髓水肿。软骨性融合常表现为与液体或软骨类似的信号强度,纤维性融合在所有序列中均表现为低信号。当这一区分不够明显时,则将其归类为非骨性融合。
治疗包括手术和保守治疗 [6, 7]。
总之,能够识别这一情况非常重要,因为在有症状时,它可能会在年轻人和成人中导致类似跖痛症的疼痛。

已获得患者关于发表的书面知情同意。

鉴别诊断列表

第三和第四跖骨近端非骨性融合
假关节
骨性融合
非骨性融合
骨关节炎

最终诊断

第三、第四跖骨近端的非骨性结合

图像分析

CT三维图像

icon
CT三维图像

X线检查结果

icon
X线检查所见
icon
X线检查结果

CT检查结果

icon
CT检查结果
icon
CT检查所见
icon
CT检查所见

MRI检查结果

icon
磁共振检查结果
icon
MRI检查结果
icon
磁共振成像检查所见
icon
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

MRI检查结果

icon
MRI检查结果
icon
MRI检查结果
icon
核磁共振检查结果
icon
核磁共振成像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