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纳氏病

临床病例 05.12.2018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7岁,男
作者: A. Anisau 1, 2, M.S. Posadzy 3, E. Mulier 1, F. M. Vanhoenacker 1, 2, 4.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 7 岁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自两个月前开始出现右肘间歇性疼痛和轻微肿胀,且没有既往外伤史。肘关节活动范围受到限制。

影像学表现

常规放射学检查显示关节积液、小头轮廓不规则、骨密度增加,以及软骨下骨内出现一条薄的透亮线(图1a和图1b)。随后在2个月后的锥形束CT随访中,软骨下骨内出现呈新月形的真空征(图2a和图2b),与常规放射学检查中所见的透亮线相对应。
之后的MRI显示小头关节软骨完整,在T1和PD加权图像上小头主要表现为低信号,符合硬化的表现;在FS PD加权图像上可见邻近肱骨的骨髓水肿(图3a、3b、3c和3d)。

病情讨论

钎纳氏病(Panner’s disease)是一种发生于肱骨小头的骨软骨病。骨软骨病会影响骨骺或骨骺等效结构,其进程在受累部位骨骼成熟后停止[1]。Panner氏病最常见于11岁以下的男孩[2, 3]。
反复的外翻应力和轴向负荷增加所导致的微创伤被视为主要的发病因素,通常分别发生于投掷运动和体操[2]。
这可能导致供应小头骨化中心核心区的血管受损,引起缺血,从而导致软骨内骨化障碍[2]。
临床表现包括疼痛、僵硬、肿胀以及活动范围受限——尤其是伸直受限,屈曲受限较少见[2]。疼痛与活动相关[2]。
常规X线片可显示轮廓不规则、硬化、软骨下透亮区、碎裂以及小头扁平[2, 3]。
由于影像学改变可能很轻微,低剂量(锥形束)CT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可检测到细微改变并对软骨下气腔征进行表征[4]。
软骨下透亮的新月征代表软骨下裂隙中的气体聚集,提示骨坏死以及即将发生的关节塌陷[4, 5]。当修复和再骨化发生时,该气腔现象会消失[4]。
MRI显示小头骨化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硬化、气腔现象及骨髓水肿,导致信号不均,而表面的软骨正常[2, 4]。由于气腔现象与硬化改变均表现为相似的低信号,因此在MRI上难以检测。
大多数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获得成功,而不会出现严重的后遗症[2]。
Panner氏病的鉴别诊断包括离断性骨软骨炎(OCD),该病通常发生在人生的第二个十年,此时小头骨化已经完成[3, 5]。OCD同时累及骨组织和其上方的软骨,可能并发关节内游离体形成,整体预后更差[2, 3]。MRI可检测软骨缺损,因此有助于区分Panner氏病和OCD。
我们的患者接受了保守治疗,包括休息、避免负重及避免倚靠右臂、促进被动活动以及使用消炎药物。六个月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影像学异常部分回退。
已获得患者针对出版的书面知情同意。

鉴别诊断列表

潘纳氏病。
离断性骨软骨炎。
肱骨小头骨化变异

最终诊断

潘纳氏病

图像分析

右肘常规X线片,侧位和前后位视图

icon
右肘常规X线片,侧位及前后位
icon
右肘部常规X线片,侧位和前后位视图

右肘锥形束CT

icon
右肘部锥形束CT
icon
右肘锥形束CT

右肘关节MRI,T1及FS PD

icon
右肘关节MRI,T1序列和脂肪抑制PD序列
icon
右肘部磁共振成像,T1 序列和脂肪抑制 PD 序列
icon
右肘关节MRI,T1序列和脂肪抑制PD序列
icon
右肘MRI,T1序列和脂肪抑制PD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