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的青少年离断性骨软骨炎伴移位碎片

临床病例 08.04.2020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14 岁,女性
作者: Clara Morandeira Arrizabalaga, Dagmar Kempink, Monique Reijnierse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14岁女孩,既往有少关节炎病史,曾使用甲氨蝶呤治疗。她出现左膝慢性疼痛。然而,在过去的一个月中,疼痛加重,并伴有行走时突然的活动受限。

影像学表现

膝关节的前后位和侧位X线显示,在股骨内侧髁关节面可见新月形透亮区,周围伴有硬化灶。

在MRI检查中,采用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的DP Dixon序列。该弧形低密度影与贯穿软骨及软骨下终板的骨折线相对应,周围可见软骨下囊肿。前部的液体序列显示一个低信号边缘,并伴有病灶周围水肿。后部区域存在一个软骨下充液缺损。在髌上囊区可见一个游离体,内含骨质和软骨成分。

诊断后进行了手术,并证实了影像学所见。

病情讨论

最近,有关膝关节骨软骨损伤的术语已有更新。目前,对于膝关节内关节软骨及其下方骨骼出现特发性骨折线的情况,最常采用的术语是骨软骨炎(OCD)[1, 2]。在风险因素中,反复性创伤被认为是一个因素 [1, 3]。

骨软骨炎通常影响儿童和青少年患者[1, 2, 4]。这些患者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和肿胀,对于发生移位骨片的严重病例则会出现活动范围受限 [1, 3, 4]。在长期随访中,关节面不规则可导致骨关节炎 [1, 3, 4]。

在CT和X线检查中可见关节面呈弧形透亮骨折线,通常位于股骨内侧髁的外侧部分。若出现移位,透亮区则是局灶的,并伴随一个关节内游离体,具有不同程度的骨骼成熟度 [1, 2]。

MRI在诊断骨软骨炎方面更准确,并且能够排除其他软骨损伤 [1, 2]。在MRI上可见软骨和软骨下骨终板处的骨折线,急性病例可见相邻骨水肿。对于移位病例,可以观察到含有不同骨与软骨成分的骨碎片。

即使关于病变稳定性的准确性仍存在争议 [2, 3, 4],一些放射学征象可以帮助区分稳定和不稳定病变 [1, 3]。不稳定征象包括 [1, 2, 3, 4]:

  1. T2高信号包绕病变,与关节液信号相同。信号强度必须符合液体性质,不应与肉芽组织混淆 [3]
  2. T2低信号外缘,提示硬化
  3. 多发的或大于5 mm的软骨下囊肿
  4. 多处软骨下断裂

此外,如见到移位的碎片,则该病变也被视为不稳定。对于这些患者,可见不同骨质与软骨成分的移位骨片 [1]。

治疗取决于骨骼成熟度和病变稳定性 [1, 3, 4]。对于稳定病例,一般首选保守治疗,包括限制活动和避免负重。对于不稳定或症状明显的病例,可进行钻孔、钉合及移植技术,以促进血管化。此外,若有移位骨片,则进行切除或固定。

重点提示
骨软骨炎通常发生在年轻患者的膝关节。早期且准确的诊断对于预防长期后果至关重要。

已获得患者书面知情同意用于发表。

鉴别诊断列表

不稳定的青少年离断性骨软骨炎伴移位碎片
急性骨软骨骨折
软骨下骨折
骨关节炎
骨坏死

最终诊断

不稳定的青少年离断性骨软骨炎伴有碎片移位

图像分析

没有提供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icon
膝关节的前后位 (a) 和侧位 (b) X 光片显示内侧髁关节空间存在局部骨化性损伤。
icon
膝关节的正位 (a) 和侧位 (b) X 线片显示在内侧髁关节间隙存在局限性骨化损伤。

(无内容)

icon
冠状位 DP Dixon(液体序列)显示一条缺损线贯穿软骨及软骨下终板,并伴随周围…
icon
冠状位 DP Dixon(液体序列)显示一条穿过软骨和软骨下终板的缺损线,并伴有周围...

未检测到可供翻译的英文内容。若您有需要翻译的具体文本,请提供相关英文内容。

icon
矢状位梯度回波显示多个软骨下囊肿
icon
矢状位梯度回波显示多个软骨下囊肿

(无可翻译内容)

icon
轴向 DP Dixon(液体序列)(a)和矢状位 DP Dixon(同相)(b)显示有一个 OCD 碎片移位至髌骨后方。
icon
轴向 DP Dixon(液体序列)(a)和矢状面 DP Dixon(同相)(b)显示一个 OCD 碎片移位至髌骨后方。

(无内容可翻译)

icon
手术图片。A) 和 b) 看到游离骨块和骨软骨缺损。C) 骨块被清理并重新…
icon
手术图片。A) 和 B) 可见游离骨块及软骨下骨缺损。C) 对骨块进行清理并重新…
icon
手术图片。A) 和 b) 可见游离骨片和骨软骨缺损。C) 骨片被清理并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