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脊椎炎:磁共振与螺旋CT检查发现

临床病例 14.01.2002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43岁,男性
作者: M. Cellerini, P. Caldora, C. Pandolfo, A. Masi, GP. Giordano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进行性下腰痛和红细胞沉降率升高的 HIV 阳性吸毒者

影像学表现

患者是一名HIV阳性的吸毒者,出现进行性下腰痛,静止时疼痛呈搏动性并于活动时加重,伴有全身不适、厌食和轻度体重下降。体格检查时可见脊柱压痛和僵硬。血液检查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除了红细胞沉降率升高。 在磁共振成像中,L2椎体下半部分呈现一个信号异常灶,在T2加权图像上表现为“靶样”外观(高信号强度病灶,外围和中心信号强度低)。在对比增强的T1加权图像上,病灶显示一薄薄的外围环形强化。该病灶伴有骨髓水肿及下终板破坏。L2/L3椎间盘高度略有降低,在T1和T2加权图像上均持续低信号,且无明显强化。椎管前后左侧可见明显的硬膜外软组织,导致硬膜囊轻度受压及移位。在CT图像上,可见病灶周围的松质骨小梁密度增高。对病灶进行活检并培养后,最终诊断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脊椎炎。

病情讨论

本例的关键特征在于观察到一种纯粹的感染性椎体炎,而不是更常见的椎间盘炎-椎体炎。在静脉药物滥用者中,椎体炎的临床诊断可能较为困难,因为椎柱外的异常会掩盖椎体的病变。在已经进行过椎间盘突出手术的患者、幼儿以及截瘫或副-四肢瘫患者中,诊断也可能较为困难 (1)。随着 MRI 在日常临床中的普及,文献报道的椎体骨髓炎和椎间隙感染的发生率已经从不足 1% 激增至所有病例的 2-4% (1)。在成人中,血源性传播导致感染进入紧邻椎间盘的椎体终板下软骨区,随后会出现终板穿孔,感染扩散至相邻椎体,并引起椎间盘间隙变窄 (1)。接着,感染可在椎体腹侧和/或背侧沿韧带下扩散,最终波及周围软组织。在一个可长可短的时间间隔(4 至 10 周)后,可见周围骨骼的反应性硬化性改变 (1)。

在本例中,椎间盘变窄但未见信号异常及对比增强,这种情况可以笼统地归因于慢性退行性椎间盘病,从而导致误诊。然而,病变内可见骨性碎片高度提示感染性骨髓炎,同时伴随的松质骨硬化反应也支持这一诊断。据报道,这在鉴别化脓性椎体炎与结核性椎体炎时是一项有价值的征象 (2,3)。结核性以及其他肉芽肿性椎体炎(梅毒、结节病和真菌疾病)通常表现为椎体病变缓慢进展,椎间盘保存良好,沿韧带下扩散并侵蚀椎体前缘,可形成累及腰大肌的大型椎前软组织脓肿,并且通常缺乏显著的骨硬化(象牙化)。相比之下,化脓性椎体炎则更常伴有椎间盘高度快速丢失(通常在 MRI 上表现为 T2 高信号并强化),病变后方扩散(硬膜外脓肿)以及明显的早期骨硬化反应。后者在 MRI 上通常难以发现,而在 CT 扫描上则能清晰可见。其他多种病灶也可能在 MRI 上产生类似表现。

急性软骨结节形成(Schmorl 结节)通常也会出现椎间盘高度减小和骨硬化;然而在本例中,病变与椎体终板间的锐角连接提示病变源自椎体本身,而非由椎间盘向外扩展。

原发(局灶型或系统型)或转移性肿瘤也应纳入鉴别诊断。有些肿瘤如浆细胞瘤、淋巴瘤、脊索瘤、巨大成骨细胞瘤,甚至骨转移瘤都可能围绕椎间盘扩展并累及邻近软组织。当一个椎体出现局部或广泛溶骨性改变或硬化,而椎间盘基本保持完整时,这更可能是肿瘤而非感染的特征 (4)。

鉴别诊断列表

金黄色葡萄球菌脊椎炎

最终诊断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脊椎炎

证书

没有检测到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图像分析

未增强矢状位SE T1加权图像(TR/TE/NEX:500/15/2)

icon
未增强的矢状面 SE T1 加权图像(TR/TE/NEX:500/15/2)
icon
未增强的矢状面SE T1加权图像(TR/TE/NEX:500/15/2)

增强矢状位SE T1加权图像 (TR/TE/NEX:500/15/2)

icon
增强矢状位 SE T1加权图像(TR/TE/NEX:500/15/2)
icon
增强矢状位SE T1加权像(TR/TE/NEX:500/15/2)

增强轴位SE T1加权图像(TR/TE/NEX: 500/15/2),位于L2椎体下终板水平。

icon
增强轴向 SE T1加权成像(TR/TE/NEX:500/15/2),扫描层面位于 L2 椎体下终板水平。
icon
增强轴向 SE T1 加权像(TR/TE/NEX:500/15/2)于 L2 下终板水平

矢状位 TSE T2 加权图像(TR/TE/ETL/NEX:2200/120/16/4)

icon
矢状面 TSE T2 加权图像 (TR/TE/ETL/NEX:2200/120/16/4)

针刺活检期间的L2下终板扫描

icon
在针刺活检过程中对 L2 下终板进行扫描

矢状位重建采用高空间分辨率算法和骨窗设置

icon
使用高空间分辨率算法和骨窗设置进行矢状面重建
icon
使用高空间分辨率算法和骨窗设置进行矢状面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