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旁脂肪瘤

临床病例 12.02.2002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30岁,男性
作者: D. Frère, P. Farr, B. Litvin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CT和MRI是诊断骨性和非骨性脂肪瘤的首选方法。

影像学表现

患者因20年前运动损伤后在左大腿出现无痛性肿块而就诊。除了大腿上部周径相差10厘米外,临床检查未见其他异常。
双大腿CT显示左股骨内侧存在外生性病变,周围有一个巨大、边界清晰的脂肪肿块(-80 HU),位于或推移左侧股四头肌。
左股动脉造影(未减影和减影图像)显示股动脉主要分支被该巨大肿块推移,未见明显异常血管。
左股骨X线显示,在股骨内侧缘一个类似外生性病变的周围有一个巨大的软组织肿块。股骨干的髓腔与该外生性病变之间无连续性。
影像学诊断为骨旁脂肪瘤,通过(不完全的)手术切除及对标本的病理学检查予以证实(肌内脂肪瘤伴骨质和软骨样成骨性变成分,与股骨黏连,无恶性变证据)。

病情讨论

脂肪瘤是最常见的软组织肿瘤之一。它在骨内的定位相当罕见(0.3%)。根据其与骨结构的关系,可分为三种类型:骨内型、皮质型或骨旁型。该病变通常是单发的,并且更常见于长骨(股骨、胫骨和肱骨)的干骺端。肿瘤大多无症状,对年龄或性别没有偏好。其表现为一个缓慢生长的肿块,平均演变时间为八到十年。 临床症状与对邻近神经血管及肌肉结构的压迫有关,取决于病变的大小和位置。 CT 和 MRI 是诊断骨性和非骨性脂肪瘤的首选方法。在 CT 上,这些病灶呈现低密度(-20 至 80 HU);在 MRI 上,T1 加权像信号强、高信号,T2 加权像信号强度中等,并在脂肪抑制序列中信号减低。静脉注射钆剂后无强化。骨反应性变化与骨软骨瘤样外生突起相似,但缺乏骨软骨瘤中所描述的与相邻皮质和髓腔的连续性。 与低级别脂肪肉瘤的鉴别诊断可能比较困难,但文献中尚未报道原发性骨旁脂肪肉瘤或退化的良性骨旁脂肪瘤。

鉴别诊断列表

骨膜旁脂肪瘤

最终诊断

骨膜旁脂肪瘤

证书

(此处无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图像分析

双侧大腿CT

icon
双侧大腿CT扫描
icon
双侧大腿 CT 扫描

左股动脉造影

icon
左股动脉造影
icon
左股动脉造影

左股骨X线检查

icon
左股骨X线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