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了一名21岁男性患者无痛性摇摆步态的放射学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结果。
一名21岁的男性患者表现为摇摆步态,但无疼痛。他在两岁半左右才开始行走,自那以来一直存在行走障碍。儿时曾被诊断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后遗症。所拍摄的骨盆正位X线片显示,双侧股骨近端均向上方移位,但双侧髋臼发育正常,股骨头很好地位于髋臼内(图1)。轴位CT图像显示,双侧髋关节的股骨头与髋臼发育均正常,股骨头仍在髋臼内,但股骨干向上后外侧移位。双侧股骨头部分表现骨质疏松,其外侧碎裂处骨质硬化(图2)。三维重建CT图像则清晰显示,股骨干与股骨头完全分离,且在两侧近端股骨与髂骨之间不存在任何假关节面(图3)。
髋内翻是一种髋关节畸形,其特征是在前后位(AP)X线片上测得股骨颈与股骨干之间的角度减少至小于120º。儿童正常的股骨颈干角会随年龄而变化。由于围产期骺板内侧部分的生长相对增加,婴儿时期的股骨颈呈外翻,出生时约为150º。儿童时期,股骨骺板外侧部分的生长更多,股骨颈干角逐渐减小,至成人时约为120º。 先天性髋内翻(CCV)是由近端股骨骺板发育异常以及受负重影响的相邻干骺端骨化缺陷引起的,这些因素导致股骨颈干角逐渐减小。它常为双侧,在儿童开始学走路时被注意到。幼儿早期表现为进行性、无痛的步态异常,并常在生长过程中持续进展。双侧CCV的患者通常表现为摆动步态异常。 组织学研究显示软骨内骨形成异常,这与干骺端软骨发育不良相似,但仅局限在近端股骨骺板。体检时可见髋关节外展和旋转受限,并且大转子明显上移。影像学上,可见股骨干与股骨颈之间的角度小于120º。典型表现是颈部下方出现倒Y形透亮区,并带有小的三角形边角骨折。CT扫描和3D重建图像可为鉴别诊断及术前手术规划提供有用信息。MR检查显示骺板增宽,并伴随软骨的扩大。 若不进行治疗,渐进性畸形还会出现于股骨头和髋臼,导致髋关节功能丧失,并出现过早退行性改变。在本例中,我们并未检测到明显的退行性改变。我们认为这可能与股骨头与股骨干完全分离后,股骨头免受负重的保护有关。
先天性髋内翻
没有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从提供的骨盆正位 X 光片、CT 横断面及三维重建图像可见:
根据患者 21 岁的年龄、无痛性摇摆步态(waddling gait)以及双侧影像学改变,可能的诊断或鉴别诊断包括:
结合患者双侧髋部影像表现、临床症状(无痛性摇摆步态)及影像学特征(股骨颈干角度显著减小,约<120°),最可能的诊断为:
先天性双侧髋内翻(Congenital Coxa Vara)。
目前影像上未见明显退行性变或关节破坏征象,说明髋关节尚处在相对稳定状态,但后续仍可能逐步进展。
根据先天性双侧髋内翻的特点,治疗和康复策略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免责声明:此报告为基于当前提供的信息所做的参考性分析,不能替代专业医生的线下面诊或进一步检查。若有任何疑问或病情变化,请及时咨询骨科专科医生,以获得更完善的诊断与治疗方案。
先天性髋内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