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色素瘤术前评估中使用高频超声与第二代造影剂进行彩色多普勒增强

临床病例 05.08.2005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66岁,男性
作者: Reus M, Fuster M, Ruiz MJ, Abellán D, Redondo MV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男子背部出现一个黑色素细胞痣。超声检查显示存在一个低回声肿瘤,肿瘤厚度为3.55毫米。彩色多普勒检查提示肿瘤内部血管化,在静脉注射2.5毫升造影剂后,发现肿瘤呈高度强化。

影像学表现

一名66岁的男性,先天在背部就有一颗黑色素痣。在过去三个月中,他在就诊皮肤科医生之前,这颗痣开始生长但无任何症状表现。体格检查中未发现任何淋巴结病变。在切除之前进行了超声检查,以测量皮肤病变的深度和血管化情况。超声检查使用15 MHz的电子探头,配有sonoCT®和Philips HDI 5000设备(Royal Philips Electronics Eindhoven, 荷兰)。结果显示肿瘤呈低回声,侧边界和下方边界清晰。从高回声线(凝胶-表皮交界面)的下缘到远端边界最深点的测量深度为3.55毫米(图1)。彩色多普勒显示肿瘤内部有血管信号(图2)。静脉注射2.5毫升第二代造影剂(sonoVue ®)后,病灶显著增强(图3)。对肿瘤内血管化进行的频谱分析显示阻力指数较低:0.53,提示存在肿瘤新生血管(图4)。该肿瘤连同2厘米安全边界被手术切除。组织学分析显示肿瘤深度为3.05毫米,并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31)下可见血管-淋巴结构增多。 手术切除六个月后,发现左侧腋窝出现一个最大直径为4厘米的肿物。该肿物通过类似楔形切口的方式被手术切除。术后组织学分析表明这是淋巴复发。在对肿瘤进一步随访时,经对比增强胸部CT检查发现双侧肺部有转移病灶(图5)。三个月后,脑部MRI显示在幕上区出现多个转移病灶,波及双侧大脑半球,并伴有水肿。目前患者正接受干扰素联合全脑放疗以控制脑转移。

病情讨论

基于患者的年龄和总体健康状况,以及疾病(Breslow 指数)所处的阶段,黑色素瘤的治疗方式有所不同。对于早期黑色素瘤,手术通常足以治愈。在疾病的晚期,手术后通常会辅以其他治疗(化疗、放射治疗或免疫治疗)。在大约 30% 的病例中,组织学分析显示 Breslow 指数需要再次进行手术切除。根据 Breslow 指数,肿瘤深度决定手术切缘:对于指数 ≤1 mm,安全切缘为 1 cm;对于 1.01 mm~2 mm 的指数,安全切缘为 2 cm;对于 2.01~4 mm 的指数,安全切缘为 3 cm。 有研究表明,在皮肤科领域,使用 20 MHz 机械探头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尤其适用于黑色素瘤术前评估。彩色多普勒和第一代超声造影剂可用于研究黑色素瘤的血管生成。我们使用了 15 MHz 的电子探头配合 sonoCT® 技术,可以更好地区分组织边缘和界面,获得更高分辨率的侧面和底部边界成像。手术方案可根据这种技术所得到的测量结果进行规划。我们还使用了第二代静脉内造影剂(sonoVue®),由六氟化硫微泡与 0.9% 氯化钠混合制成。使用这种静脉内造影剂,可大大增强肿瘤内部的血管显影。由于肿瘤内部的血管化是黑色素瘤血管生成的一个准确特征,可用于判定黑色素瘤出现高转移风险。 我们的患者通过这一技术显示出明显的黑色素瘤血管化。患者的临床评估发生了错误,在随访 6 个月时出现左侧腋窝淋巴结复发。手术切除黑色素瘤后第一年内,他出现双侧肺转移。在手术后一年零三个月时,又发现其出现脑转移。总之,患者的临床评估失误可能与超声检查中显示的显著血管化相关。

鉴别诊断列表

黑色素细胞性黑色素瘤。Breslow 指数为 3.05 毫米。左侧腋窝前哨淋巴结阳性(HMB-45 阳性)。

最终诊断

黑色素细胞性黑色素瘤。Breslow指数为3.05毫米。左侧腋窝哨兵淋巴结阳性(HMB-45阳性)。

证书

(没有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图像分析

皮肤肿瘤的超声图像

icon
皮肤肿瘤的超声检查图

彩色多普勒显示皮肤肿瘤

icon
彩色多普勒显示皮肤肿瘤

增强型彩色多普勒检查伴静脉注射造影剂

icon
使用静脉注射造影剂的增强彩色多普勒

超声多普勒频谱

icon
超声多普勒频谱

胸椎CT

icon
胸椎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