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膝关节无痛性增大

临床病例 18.04.2023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66岁,男性
作者: Karla Valeria Rodríguez-Alanís, Manuel de Jesús Villarreal-Hernández, Alberto Montemayor-Martínez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66岁的男性,曾有膝关节感染并行手术清创史,现出现左膝长期无痛性增大。

影像学表现

左膝关节轴位质子密度(PD)磁共振成像(MRI)显示,在外侧髌股关节隐窝和靠近内侧副韧带(MCL)处可见两个信号不均匀、中等信号的不规则椭圆形病灶,并侵蚀髌骨和股骨表面(图1a)。同一膝关节的矢状位PD MRI显示该髌股高信号病灶延伸至髌上隐窝,并且无脂肪抑制(图1b)。

同一位患者的轴位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显示了与MRI相同的病灶,这些病灶不规则且密度不均匀增高,并更好地显示了皮质侵蚀(图2a)。轴位双能量CT(DECT)伴彩色标记显示上述病灶内的尿酸沉积(橙色)(图2b)。三维DECT伴彩色标记显示膝关节及软组织内的尿酸沉积(蓝色)(图2c)。

病情讨论

背景与临床观点

痛风是一种由单钠尿酸盐(MSU)晶体沉积引起的慢性疾病,也是成人,尤其是男性中最常见的炎性关节炎形式之一[1]。

传统上,痛风的诊断基于典型的临床症状,以及血浆尿酸水平升高,并最好通过关节/痛风石抽吸并在显微镜下证实MSU晶体[2]。然而,在常规临床实践中并不总能进行抽吸,而影像学技术在痛风患者的诊断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2]。

影像学视角

各种无创影像学手段(如X线摄影、超声、传统CT及MRI)已被用于评估和诊断痛风[3]。传统CT可高灵敏度地显示侵蚀和高密度痛风石,但这些发现对诊断痛风的特异性仍然不足。MRI可以显示皮质侵蚀、骨髓水肿以及痛风石,这些痛风石的信号特点可能会因其所含的钙量不同而有所变化[4]。然而,这些影像学特征并不特异于痛风,通常只能通过与疾病分布和其他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来推断诊断。

双能量CT(DECT)具有在疾病早期对这些晶体进行无创检测的独特能力,因为它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软件参数对MSU沉积进行自动着色[3, 5]。它已被用于显示痛风中MSU晶体沉积的分布和数量[4]。

结果

降尿酸治疗(ULT)是痛风长期管理的重要方法,可降低血清尿酸水平,从而使MSU晶体沉积溶解,减少或防止痛风发作及关节损害[2, 6]。如果不进行治疗,反复的痛风发作和慢性痛风性炎症会导致对病变骨骼的严重结构性破坏,对患者造成极大危害[1]。

要点 / 教学要点

痛风是一种由MSU晶体沉积引起的慢性疾病,也是成人尤其是男性中最常见的炎性关节炎类型之一。当无法进行关节/痛风石抽吸时,影像学所提供的特殊信息(包括软组织及关节中晶体沉积的分布与数量)在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所有患者数据在整个手稿及相关文件中均已完全匿名处理。

鉴别诊断列表

膝关节痛风
类风湿关节炎
感染性关节炎
腱鞘巨细胞瘤
滑膜软骨瘤病

最终诊断

膝关节痛风

图像分析

(无英文内容可翻译)

icon
左膝的轴向质子密度 (PD) 磁共振成像 (MRI) 显示两个异质的中等信号不规则表现
icon
同一膝关节的矢状位 PD-脂肪抑制(FS)MRI 显示髌股关节的高信号病变向上延伸至 sup

没有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icon
相同患者的轴向CT扫描显示了MRI所示的关节内及软组织病变。
icon
轴向双能量CT(DECT)结合颜色标记显示上述病变处存在尿酸沉积(橙色)。
icon
三维双能CT结合颜色映射显示膝关节及软组织内的尿酸盐沉积(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