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 37 岁男性因在肩尖着地点摔倒后出现肩部疼痛而来到我们的急诊科。放射学检查显示肩锁关节间隙增宽以及喙锁距离增大。
一名37岁的男子在踢足球时摔倒,肩部正好撞在肩峰处。随后他感到剧烈疼痛,并且肩带活动范围受限。临床检查发现典型的“钢琴键征”(可见台阶状改变,可向下压锁骨,但松手后会弹回)。他拍了肩关节前后位片和肩胛骨侧位片,显示肩锁关节间隙增宽(1厘米)以及喙锁距离增大(2厘米)。最终诊断为肩锁关节脱位III级。
肩锁关节分离通常是由于摔倒时手臂伸直或肩部着地所致 (1)。正常肩锁关节(AC)X线片显示肩峰和锁骨的下缘在关节处形成一条连续的线或弧。外伤会先破坏相对较弱的肩锁韧带,然后再损伤相对较强的喙锁韧带,从而呈现出可预见的损伤模式,并以三阶段分级系统(Tossi 分级)来描述。1 级肩锁关节损伤是肩锁关节的扭伤,无明显的肩锁关节破坏。X 线片可能正常,或可见轻度肩锁关节松弛与轻度半脱位。2 级肩锁关节损伤表现为肩锁韧带完全断裂,但喙锁韧带完整。X 线片可见肩锁关节增宽,但喙锁间距正常。3 级肩锁关节损伤则表现为肩锁韧带和喙锁韧带均完全断裂 (2)。对手臂施加被动向下牵引时,可能揭示或帮助升级在无牵引时并不明显的肩锁关节损伤 (3)。有用的经验法则是肩锁关节间隙通常不超过 5 mm,而喙锁间距通常不超过 11 至 13 mm。虽然这些数值值得记忆作为有用的参考,但其他因素如临床表现以及与对侧相比 50% 的差异也同样重要 (2)。对于 1 级或 2 级肩锁关节分离的病例通常采用保守治疗,而许多 3 级肩锁关节分离的病例则采用手术治疗。然而,3 级肩锁关节分离的手术连接仍有争议,很多外科医生更倾向于闭合治疗 (3)。最后,一些情况如类风湿关节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感染和创伤性骨溶解所导致的锁骨远端侵蚀,也可使肩锁关节出现增宽,但结合临床常能作出正确诊断。
第三级肩锁关节分离
(没有可供翻译的英文内容)
本例患者为 37 岁男性,因肩部撞击伤来诊。X 光片可见:
综上所示,影像学表现符合肩锁关节分离,喙锁韧带区存在明显结构紊乱、排列异常。
根据临床病史和影像表现,可能的诊断或鉴别诊断包括:
结合患者外伤机制(跌倒撞击肩部)、影像学特征(肩锁关节与喙锁间隙明显增宽)及临床表现,最可能的诊断为:
三级肩锁关节分离(Tossi III 级肩锁关节损伤)。
如需进一步确定,可结合体格检查、对侧对比 X 光或 MRI 以明确韧带完全断裂情况。
针对三级肩锁关节分离的治疗具有一定争议,通常治疗策略包括:
康复与运动处方建议:
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如患者骨质较脆弱或合并其他健康问题,应充分评估心肺状态和骨关节安全,必要时减少训练强度并加强保护。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作为基于所提供病史和影像学资料的参考性分析,不能替代线下面诊或专业医生的意见。具体诊疗应结合临床检查、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由专业医疗机构或医生制定。
第三级肩锁关节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