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椎骨软骨瘤表现为上肢神经根病

临床病例 28.05.2007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36岁,女性
作者: Praveen Mereddy MRCS Yair Barzilay MD Tai Friesem MD Raymond Pollock PhD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报告了一例36岁患者,患有胸1椎骨软骨瘤并伴有颈椎神经根病。骨软骨瘤占良性骨肿瘤的36%。脊柱骨软骨瘤常累及后部结构,可能导致脊髓压迫性病变和/或神经根病变。

影像学表现

一名36岁的女性出现颈部僵硬,并伴有左上肢放射性疼痛,左手第4和第5指的刺痛及麻木。她在3年前的一次交通事故中颈部受伤后出现这些症状。症状逐渐加重,使用消炎药无法缓解。临床检查中,颈部无压痛。除前屈外,所有颈部活动终末均受限。唯一的神经学阳性体征是左侧C8和T1皮节感觉减退。颈椎平片显示在T1椎体水平存在病变(Fig.1)。颈椎CT扫描显示在T1椎体的左侧椎弓根和椎板处有一个分隔状肿瘤(Fig.2)。颈椎MRI提示在左侧T1椎体椎弓根处起源的骨性肿物,压迫左侧C8和T1神经根(Fig.3)。锝骨扫描未见其他骨骼病变。术中经左侧半椎板切除术切除T1椎体后方的肿瘤,并从C7至T3施行带内植物的后外侧融合术,术中未出现并发症(Fig.4)。术后2年随访时,患者症状完全缓解。送检肿瘤的组织学检查结果与骨软骨瘤一致。

病情讨论

骨软骨瘤常见于长骨。如果骨软骨瘤发生在椎柱则不常见,其发病率为1.3%至4.1%1。它们占所有孤立性脊柱肿瘤的3.4%1。在遗传性多发性外生骨疣患者中,其发生率稍高(9%)1。这种肿瘤最常见的形式是孤立性且散发2。较少见的形式是遗传性多发性外生骨疣,这是一种家族性疾病,多个骨软骨瘤散布于轴向或附肢骨骼2。 在遗传性类型的患者中,有1%至2.5%出现脊髓受压3,但在散发型骨软骨瘤中,脊髓受压则相当罕见4,5。骨软骨瘤可发生于脊柱的各个节段,但以颈椎,尤其是寰枢椎区域为好发部位。病变最常见于后方结构,但也有部分来自椎体。椎柱骨软骨瘤通过向椎孔内的膨胀性生长或累及椎旁交感神经中枢,可导致神经系统症状3,6。当病变向后方延伸时,可能触及到肿块;而对于向前突出者,则更易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以及血管并发症。 文献回顾显示,共报道了104例脊柱骨软骨瘤2,5,7,8,9。其中,孤立性骨软骨瘤最常见(104例中占80例)。在这80例孤立性骨软骨瘤中,41例表现为脊髓受压。平均年龄为40岁,男性患者更常受到影响。患有多发性外生骨疣的患者往往在更年轻时就诊,并且脊髓受压的发生率要高得多。本病例中的神经受压表现为神经根病。共有23例(55%)发生在颈椎,17例(41%)发生在胸椎,2例(4%)发生在腰椎。胸椎最常见的部位为T8(28%),其次为T4(17%)。 在普通X线片上,骨软骨瘤表现为钙化且光滑的肿块,由与其下骨及松质骨相连续的皮质组成。于附着点处,原发骨的皮质向肿瘤的皮质扩展7。薄层与重建的CT扫描可显示这种良性骨肿瘤的典型征象:其内部钙化并与周围骨质相连续8。CT还可明确肿瘤的范围及其与椎骨和神经结构的关系7。由于MRI能够更好地显示软组织和骨髓的受累情况,因此它是评估椎管内扩张和脊髓受压的金标准9。可能与之表现相似的疾病包括颈椎间盘突出并神经根压迫、胸廓出口综合征以及颈椎病所致的神经根病。

鉴别诊断列表

提交的肿瘤组织学检查结果与骨软骨瘤一致。

最终诊断

对所提交的肿瘤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与骨软骨瘤相符。

证书

(无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图像分析

前后位

icon
前后位片

CT扫描

icon
CT扫描

核磁共振成像

icon
核磁共振成像

术后前后位视图

icon
术后前后位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