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使面容症的眶区受累:CT 和 3D 成像表现

临床病例 29.08.2007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12岁,男性
作者: Atalar MH, Egilmez H, Solak O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Cumhuriyet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ivas, TR-58140, Turkey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已知患有cherubism的患者出现面部畸形和双侧眼球突出。

影像学表现

一名 12 岁男孩,已知患有天使面容症,出现面部畸形和双侧眼球突出。既往无外伤、拔牙、全身性症状或疼痛。经调查,父母及其他亲属均无面部畸形。双眼球突出 6 mm,并出现眼球向上移位及明显的下睑退缩。左眼向上转动受限程度中等。此外,由于眶底上颌骨肥大导致巩膜受到压迫。瞳孔反应正常,无视神经萎缩,但视野检查显示左眼整体敏感度下降。全景牙片显示涉及整个下颌骨的多房性骨质溶解,牙齿错位。只有下颌髁突未受累。其余骨骼的 X 线检查均未见异常。CT 扫描显示下颌骨、上颌骨(图 1)及眶区有软组织密度肿块,并伴有骨皮质破坏(图 2a, b)。三维(3D)CT 图像显示对称性膨大的下颌骨和上颌骨。此外,3D CT 还证实双侧眶下壁沿眶尖方向突出的骨质增生(图 2)。

病情讨论

Cherubism(小天使面容病)最早由 Jones 于 1933 年描述,称为家族性多房性囊性颌骨疾病。该疾病出生时并不存在。男性患者似乎具有 100% 的外显率,而女性患者仅有 50–70% 的外显率。全基因组筛查已确定其与染色体 4p16 相关联 (1-3)。受累的颌骨在幼年早期开始肿胀,一直持续至青春期,此后不再继续进展。上颌骨和下颌骨通常呈双侧性增大,导致面颊与下颌部饱满。虽然下颌骨更常见受累,但正如本病例所示,上颌骨受累时病变更具侵袭性。这也会引起对下眼睑的牵拉,并伴随眼球向上方移位 (1, 2–5)。 Ramon 和 Engelberg (4) 基于病变累及范围提出了 cherubism 的分级系统: Grade 1:双侧下颌升支受累; Grade 2:Grade 1 的基础上加上双侧上颌结节受累; Grade 3:大范围累及整个上颌骨和下颌骨,但髁突除外; Grade 4:在 Grade 3 的基础上累及眶底,引起眶内压迫。 根据这一分级系统,我们的患者被归为 Grade 4。cherubism 在影像学上的典型表现为双侧、边界清晰的多房放射透亮区,可累及下颌骨和上颌骨。病变扩大常造成骨皮质变薄,在上颌骨时,可能使上颌窦消失。在我们的病例中,由于面部骨骼重叠,普通放射检查难以清楚辨别病变范围,而 CT 扫描帮助清晰地勾勒出病变的范围。CT 结果显示,在下颌骨内可见多房性表现,由骨隔形成,并在部分区域出现膨胀性重塑及骨壁穿孔。此外,我们还观察到双侧上颌骨受累,病变向上颌窦内扩展并累及双侧眶底。同时还进行了 3D-CT 成像的虚拟重建,以更好地从解剖学角度可视化病变的范围 (2, 6–8)。 cherubism 的鉴别诊断包括颌骨巨细胞肉芽肿、破骨细胞瘤、牙源性囊肿、成釉细胞瘤、牙源性纤维瘤、黏液瘤、动脉瘤样骨囊肿、纤维异常增殖症以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9, 10)。颌骨巨细胞肉芽肿通常呈单侧,常见于 20~40 岁患者,而 cherubism 呈对称性 (9)。与 cherubism 不同,破骨细胞瘤很少发生于颌骨。动脉瘤样骨囊肿也可能出现巨细胞,但其主要特征是囊腔由非内皮组织衬里。多骨性纤维异常增殖症通常在第二或第三个十年首次表现。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很少仅在颌骨中单独出现。双侧牙源性囊肿在 5 岁以内的儿童中也很罕见 (9, 10)。 总之,cherubism 可导致多种眼科并发症,最常见的是由于视神经受压引起的突眼和视力丧失。临床医师必须认识到这些并发症以进行正确的识别。

鉴别诊断列表

天使面容症的眶部受累

最终诊断

天使面容病的眶部受累

证书

对不起,我没有检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英文内容。

图像分析

骨窗轴位 (a) 和冠状位 (b) CT 扫描通过中段眶区和上颌骨,显示上颌骨受累以及双侧眶容积减少。

icon
通过中眶和上颌骨的骨窗轴向 (a) 和冠状 (b) CT 扫描显示上颌骨受累以及双侧眶容积减少。
icon
骨窗轴位 (a) 和冠状位 (b) CT 扫描穿过眼眶中段及上颌骨,显示上颌骨受累并伴有双侧眶容积减小。

体积重建3D CT扫描前视图显示眶底(左侧 > 右侧)明显的骨质肥大。

icon
容积渲染的3D CT扫描前视图显示眶底(左侧 > 右侧)明显的骨质增生。

轴向 CT 成像显示在下颌骨和上颌骨存在多囊性骨病灶,并伴有膨胀和侵蚀。

icon
轴向CT成像显示在下颌骨和上颌骨存在多囊性骨病变,并伴有膨胀和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