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3岁女童因腿痛被转诊,X光片显示在股骨远端有一个可疑的恶性病变。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揭示了该病变的真实性质。
我们报告了一例3岁女童的病例,她在过去6个月中间断出现右侧股骨远端疼痛。进一步的病史与查体均无明显异常。全科医生安排了骨盆和股骨的常规平片检查。骨盆X线片结果正常,而股骨X线片显示股骨内侧干骺端有溶骨性病变。最初考虑的可能诊断是布鲁迪脓肿,但仍需排除肿瘤性病变。随后进行CT检查,结果显示在腓肠肌内侧头附着处的股骨远端内侧存在双侧皮质缺损。
在文献中多次报道了发生在主要肌肉起点处的骨皮质破坏。最准确的术语来描述此类病变是“撕脱性皮质不规则(avulsive cortical irregularity)”(8),然而也有使用干骺端纤维缺损(metaphyseal fibrous defects)、牵拉性病变(tug lesions)以及骨皮质或骨膜纤维瘤样病变(cortical or periosteal desmoids)等术语。此类病变常见于股骨远端的腓肠肌内侧头起点处 (1,2,3,4,6)。其他可能出现此类现象的部位包括股骨远端的大收肌肌腱附着处(4,5)。其典型的放射学表现是在特定部位出现透亮的骨皮质缺损,并伴有邻近硬化(5)。鉴别诊断包括表面型骨肉瘤和非骨化性纤维瘤。人们认为此类病变的起因是插入肌肉的反复牵拉应力,继发微小撕脱所致(6)。它们通常是在影像学检查中偶然发现,但可能会偶尔引起疼痛。据报道,其唯一并发症是误诊以及随后进行的侵入性检查或手术干预——甚至导致过度截肢 (7)。一般认为在成年后会自行消退,但也确有年轻成人持续存在不规则改变的病例 (6)。
股骨撕脱性皮质不规则 / 牵拉性病变
(未检测到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1. 从提供的远端股骨正、侧位 X 光片及相应的 CT 图像可见,在远端股骨后内侧皮质处出现一个局限性皮质缺损。
2. 该缺损呈近圆形或椭圆形,局部可见轻度骨皮质凹陷,边缘部分略有硬化反应。
3. 无明显骨膜新生反应及明显软组织肿胀,骨小梁结构与周围骨质关系相对协调。
4. 病灶周围软组织未见明显肿胀或侵犯迹象,邻近关节结构(膝关节)未见明显异常。
根据影像学表现,以及患儿 3 岁、以腿痛就诊但未见明显恶性征象,可考虑以下诊断或鉴别诊断:
1. 撕脱性皮质不规则(avulsive cortical irregularity,或称皮质/骨膜假瘤、tug lesion 等):往往在儿童或青少年出现,常见于股骨远端肌腱或韧带附着处,因肌肉或韧带反复牵拉导致皮质局部的微小撕脱,影像学常表现为皮质小凹陷及局部硬化,且患儿多无明显活动障碍或恶性征象。
2. 非骨化性纤维瘤(non-ossifying fibroma):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可见骨内放射性透亮区,边界常清楚,亦可出现硬化边,但同伴随的撕脱性改变位置及形态往往不同,由于年龄偏小及病灶形态存在差异,可列为次要考虑。
3. 表面型骨肉瘤 (surface osteosarcoma):尽管罕见,但肿瘤需排除;若为恶性肿瘤通常有骨膜反应、软组织肿胀及进展性骨质破坏,临床上亦常可见进行性加重的疼痛和功能障碍,此处影像并不支持。
结合患儿年龄、病史及影像学特征,最可能的诊断为 撕脱性皮质不规则(avulsive cortical irregularity)。该病变是由于肌腱或韧带重复牵拉股骨骨皮质所致,一般不具恶性潜能,预后良好。若临床症状轻微且无进行性变化,可先观察随访,无须紧急介入或治疗。
治疗策略:
1. 保守观察:由于撕脱性皮质不规则多为良性病变,适合定期随访影像学改变。若无明显疼痛或症状加重,通常无需特殊干预。
2. 对症处理:在活动后如出现轻度酸痛,可短期内减少高强度活动,配合局部热敷或物理治疗以缓解不适。
3. 手术指征:若病变表现出进行性扩大、合并病理性骨折或出现疑似恶性改变,应进一步完善检查(如 MRI、病理活检等),根据结果决定是否需要手术干预。
康复与运动处方 (FITT-VP 原则):
1. 频率 (Frequency):建议每周 3~4 次、有规律的轻度下肢肌力和灵活度训练,例如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完成简单的单腿平衡动作或踝关节灵活性训练。
2. 强度 (Intensity):以轻度为主,避免过度牵拉该部位的肌腱和骨附着点。可能的情况下,可采用非负重性运动(如游泳或骑小童车)或仅短时间的步行。
3. 时间 (Time):每次训练时间可从 10~15 分钟开始,随着患儿的耐受度和增长情况,逐步增加至 20 分钟左右。
4. 类型 (Type):主要以低冲击性、保护关节及骨骼为原则,如轻度下肢肌力训练(简易蹲起、弓步等)和柔韧性训练。若出现疼痛,即可停止或降低强度。
5. 进阶 (Progression):根据患儿年龄与身体发育情况逐步增加运动量和难度,注重保护膝关节与远端股骨,不宜过早进行高冲击或高负荷训练。
6. 注意事项:若在训练中出现明显疼痛、肿胀或功能障碍,应及时复诊,排除造成进一步撕脱或骨质损害的可能性。
股骨撕脱性皮质不规则 / 牵拉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