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骨的破骨性病变:动脉瘤样骨囊肿

临床病例 05.05.2008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7 岁,女
作者: Bensmaili M, Le Van An JC, Safa D, Rakhtawane E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7岁女孩,18个月来右侧下颌骨出现反复增大和减小的肿胀性肿块。

影像学表现

一名7岁女孩,过去18个月出现右侧下颌骨肿胀时大时小的病史。体格检查发现右侧下颌骨有可扩张性肿物。全景片显示右侧下颌升支存在一个骨质溶解的透亮病灶。CT检查显示溶骨性透亮病灶,呈进展性扩张性“气球样”病变,伴有骨皮质破坏、骨膜下反应以及内部小梁结构。MRI显示一个扩张性、内部不均匀的液体填充性病灶,在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在T1加权像上为低信号,并可见骨皮质弓形外凸及分隔。手术活检证实诊断为动脉瘤样骨囊肿。随访显示在初次CT检查后3个月时病灶保持稳定,并可见病灶边界变得致密。

病情讨论

儿童人群中发生于下颌骨的病变并不常见。动脉瘤样骨囊肿(ABC)在颌骨中较常见于下颌骨而非上颌骨,但也可累及面部其他骨骼,如颧骨。ABC 通常发生于年轻人。影像学上可表现为单囊、多囊、肥皂泡状、蜂窝状、多房性或虫蚀样透射影,导致骨皮质的膨胀、穿孔或破坏。CT 扫描显示膨胀性的囊样病变,内部可见骨小梁结构,某些部位存在皮质层破坏或穿孔。MRI 显示膨胀型、内部不均匀的囊性病变,伴有骨皮质弯曲、分隔以及“液-液平面”。
下颌骨透射影的鉴别诊断包括肿瘤性和发育性病变(牙源性角化囊肿、amenoblastoma、amenoblastic fibroma、amenoblastic fibro odobntoma、髓样瘤、血管畸形、中枢性巨细胞肉芽肿等),但对于 ABC 而言,其主要的鉴别诊断是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需要组织学检查来确诊。

鉴别诊断列表

动脉瘤样骨囊肿

最终诊断

动脉瘤样骨囊肿

证书

(无内容可翻译)

图像分析

全景X线片

icon
全景X线片

CT扫描

icon
CT扫描
icon
CT扫描
icon
CT扫描

磁共振成像

icon
核磁共振成像
icon
核磁共振成像
icon
磁共振成像

未检测到可供翻译的英文内容。请提供需要翻译的英文文本。

icon
(没有可翻译的英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