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直肌鞘血肿

临床病例 02.07.2008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85岁,女性
作者: Voultsinou D., Anastasiadou K., Vafiadis E., Avramidis O., Geroukis T., Palladas P.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85岁的女性正在接受抗凝治疗,因急性发作的腹痛入院,并接受了超声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

影像学表现

一名85岁女性患者,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同时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房颤病史,长期接受抗凝治疗。据家属介绍,几年前曾行右肾切除术。患者因非特异性急性腹痛入院。体检时发现左上腹有压痛。腹部超声纵切显示在腹壁内可见一个双凹形肿物(图1),横切显示为卵圆形病灶。该病灶呈不均质,内部可见血比容征,并在三个不同部位观察到。
可见一条较薄的分界线代表细胞成分,位于浆液成分与细胞成分之间,是液化血肿的表现。这种表现与位于弓状线以上的腹直肌鞘血肿相符合。由于患者既往有肾癌病史,因此接受了CT检查。平扫CT(图2)显示在左侧腹前壁可见一个双凹形高密度病灶,而增强CT(图3)显示该病灶无明显造影剂强化。最终确诊为腹直肌鞘血肿。停用抗凝治疗后,患者在保守治疗下病情好转。

病情讨论

直肌鞘血肿(RSH)[1,2,3,4] 是一种已被充分描述的疾病,也是急性腹痛的一种不常见病因 [2],据报道其误诊率可高达93%。在一项关于腹痛的超声检查系列中,1.8%的患者确诊为RSH [2]。RSH在女性中的发病率是男性的2到3倍 [1,2,3]。推测女性更高的发病率与其较低的肌肉质量有关。它既可由外伤引起,也可自发发生。
易患因素[1,2,3]包括抗凝治疗、外伤、咳嗽、用力、妊娠、血液异常、肌肉退行性疾病、哮喘发作、支气管炎或流感。很多出现RSH的患者均在接受抗凝治疗。RSH的原因是腹壁上血管破裂 [1,2,3,4]。
临床表现为突发腹痛,且在活动时疼痛加剧。根据血肿大小,可能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以及由压迫深部器官所导致的症状与体征。腹部检查通常可触及包块,但约有一半的病例无可触及包块,就如本例所示。
平片X线检查并无特异性。超声检查[4]通常是首选方法,据报道灵敏度为85-96%,但有时仍可能产生误导,而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可确立诊断,并被认为是灵敏度达100%的首选检查。在亚急性病例中,可能需要磁共振检查以获得准确诊断。
鉴别诊断包括多种疾病[1,2,3,4],如阑尾炎、嵌顿腹股沟疝、泌尿道梗阻、急性胆囊炎、肠系膜血管异常、夹层动脉瘤、卵巢囊肿扭转、卵巢肿瘤。这是因为在弓状线以下缺少直肌鞘的后层,使血肿可增大至相当规模并被误认为其他疾病。
对患者的治疗多采用保守方法,包括卧床休息、镇痛、冰敷以及对血肿进行压迫。若血细胞比容中度下降,则需要输血或血小板;在严重情况下,需要进行手术清除血肿并结扎出血血管。

鉴别诊断列表

由于抗凝剂治疗导致的腹直肌鞘血肿

最终诊断

由于抗凝治疗所致的腹直肌鞘血肿

证书

没有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图像分析

腹部超声检查

icon
腹部超声

腹部超声检查

icon
腹部超声

腹部CT检查。

icon
腹部CT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