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肱骨近端骨折移位较小或未发生移位,可采用保守治疗。移位骨折的治疗具有一定挑战性,成功的管理取决于准确的常规X线片,并在必要时进行CT和MRI检查。我们的患者可能存在四部分骨折,需要进行CT扫描以更好地进行骨折特征的评估。
65 岁女性因在游泳池旁跌倒导致右肩部受伤,被送入急诊科。肩部的普通 X 线(图 1)显示近端肱骨可能存在四部分骨折。随后进行了肩部 CT 扫描(图 2)以更准确地评估骨折,并制定后续治疗方案。她接受了肩关节半关节置换术(图 3),并顺利康复。
对近端肱骨骨折患者进行仔细的影像学评估对于准确诊断和成功治疗至关重要。
肩部的放射学检查应包括 Neer 的 1 型创伤系列,其中包括肩关节的真性前后位(AP)片、肩胛骨侧位 “Y” 视图,以及腋位片。
在 Neer1 分型的近端肱骨骨折中,近端肱骨由四个部分组成:
1. 肱骨头(关节面)
2. 大结节
3. 小结节
4. 骨干(干骺端)
这四个部分在早期发育阶段由骺线(骨生长板)分隔。当近端肱骨骨折时,骨折线可预测地沿着这些平面之一或多条平面发生。
当骨折片移位 1 cm,或骨折片之间的成角达 45° 或以上时,即可将此骨折片定义为一个“独立”部分。因此,根据平片上显示的移位和成角程度,近端肱骨骨折可根据 Neer 分型系统命名为 2 部分、3 部分或 4 部分骨折。
有时很难明确看到骨折片的准确位置,或者患者在摆位上存在困难。Kristiansen 等人研究发现,当仅使用平片时,不同观察者对近端肱骨骨折的分型存在较大差异2。随着在使用 Neer 分型方面经验的增加,评估的准确度也有所提高。研究3 显示,CT 在平片难以判断骨折片移位或旋转量的疑难病例中可能大有帮助。
手术治疗包括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及近端肱骨头置换4。最适合进行近端肱骨骨折关节成形术的骨折类型包括 4 部分骨折、骨折脱位、头劈裂骨折、嵌插骨折、累及超过 50% 关节面的肱骨头骨折,以及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 3 部分骨折。然而,即使在这些分组中,骨折类型也存在异质性。
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
(无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根据提供的肩关节正位、Y-view 及轴位 X 光片,以及后续的上臂 CT 横断面和三维重建图像,可见右侧近端肱骨有多条骨折线,涉及肱骨头、结节间区、大小结节及肱骨干近端。部分骨折线呈明显移位与分离,且可见较明显的角度改变。
在术后影像(最后一张 X 光片)中,可见人工肱骨头或肱骨近端假体置换的影像学表现,说明术中已行肩关节或近端肱骨假体置换。骨折区内的植入物位置基本良好。
结合患者年龄(65 岁、女性)、临床表现(外伤后肩部剧痛、活动障碍)、影像学特点(近端肱骨多处骨折线并且至少四部分有明显移位或成角)、以及术后影像学所示的肩关节假体置换,最可能的最终诊断为:
右侧近端肱骨四部分骨折(Neer 四部分)
对于老年患者的近端肱骨四部分骨折,若骨折移位严重且关节面破坏或有缺血坏死风险,常需行外科处理,包括:
结合最终影像可见假体置换,说明患者已接受了关节假体手术。术后重点在于功能康复,减少肩关节粘连与软组织萎缩。
以下康复方案需在专业康复医师或物理治疗师指导下进行,并结合患者个体情况(骨质状况、术后疼痛程度、心肺功能等),循序渐进:
在骨折愈合期和术后康复过程中,要确保术区骨质脆弱处不承受过大应力,避免意外跌倒和过度负重。同时注意监测患肩及上肢的疼痛、肿胀程度,及时复诊并进行相关评估。
免责声明:本报告为基于提供的病史和影像资料所作的参考性分析,不能替代线下面诊或专业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意见。如有任何疑问或病情变化,请及时咨询专科医生并遵从进一步检查和治疗的建议。
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