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内结节性筋膜炎

临床病例 12.08.2023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47岁,男性
作者: Cristina Casado Pérez1,2,3, Andrés Abellán Albert1,2,3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47岁的男性在骨科就诊,主诉右膝关节疼痛持续4个月,主要位于关节后方。无外伤史。

体格检查时,半月板功能检查和轴移试验均为阴性,且未触及任何肿块。

影像学表现

常规X线检查未见任何异常。 骨密度和关节间隙均得以保留。

右膝的磁共振成像(MRI)显示在后髁间区紧邻后交叉韧带之后有一个实性结节状病灶。该病灶边界清晰,呈分叶状,大小为1,8 x 2 x 3,3 cm。

在质子密度(PD)加权图像上(无论是否采用脂肪抑制(FS)技术),与周围肌肉相比呈高信号。

还可见少量关节积液。

由于患者拒绝使用静脉注射对比剂,因此MRI在未使用增强剂的情况下进行。

放射科医师在MRI检查后提出的诊断是局灶性滑膜炎和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基于该发现,骨科医生决定进行关节镜手术切除病灶。

术后6个月进行的影像学检查显示,未见任何残留或新发病灶。

病情讨论

背景

结节性筋膜炎是一种自限性的良性病变,特点是在 20 至 50 岁的患者中出现成肌纤维母细胞增生 [2]。它通常表现为皮下组织中可触及的肿块,并与筋膜相连 [5]。

关节内结节性筋膜炎报道较少,文献中仅有 21 例病例被记载 [3]。

临床视角

大多数关节内结节性筋膜炎患者的表现包括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度受限、可触及肿块、关节积液或关节积血。15% 的患者在确诊前有外伤病史 [2]。从出现症状到手术切除的时间范围为 1 个月至 1 年 [3]。与常见类型相比,关节内结节性筋膜炎往往有更长的术前病史 [2]。

膝关节是最常受累的关节(约 70%),其后依次为肩关节、手、髋关节和肘关节 [1]。

影像学视角

常规针对疼痛关节的 X 线检查通常无异常。MRI 是鉴别和检测关节内结节性筋膜炎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3]。

在 MRI 中,该病通常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病灶,大小范围在 1~6 cm 之间 [3]。T1 加权 MRI 显示与周围肌肉相似的信号强度,而 T2 加权 MRI 和 DP 加权 MRI 显示为高信号 [3]。

与皮下结节性筋膜炎不同,关节内结节性筋膜炎在梯度回波序列中可能出现磁敏感伪影,类似于色素沉着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2]。

钆增强后影像显示结节性病变在 T1 加权序列上呈弥漫但略不均匀的强化 [5]。

预后

由于关节内结节性筋膜炎较为罕见,常被误诊,大多数病例被认为是发病率更高的关节内疾病,如色素沉着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滑膜软骨瘤病、硬纤维瘤样变或腱鞘巨细胞瘤等 [1]。

尽管关节内结节性筋膜炎通常可自行消退,且在后续随访中不易复发,但文献报道中几乎所有患者都接受了关节镜手术切除病灶。

诊断必须通过病理解剖学研究来确认。病灶表现出结节性筋膜炎的典型组织学特征:无包膜且界限清晰,由成束的均一梭形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具有囊泡状染色质、小核仁及嗜酸性细胞质,并无明显细胞学异型性或多形性。与常规类型的结节性筋膜炎相比,关节内类型常见显著的基质玻璃样变、囊性变和含铁血黄素沉积,原因在于其解剖部位所导致的反复摩擦性创伤 [1]。

术后,症状在数日内即得到缓解 [3]。

要点 / 教学提示

对于任何关节内肿块性病变,都应将结节性筋膜炎纳入到鉴别诊断当中。虽然 MRI 有助于对病变进行表征,但组织学检查对于明确诊断至关重要。

鉴别诊断列表

硬纤维瘤
色素沉着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滑膜软骨瘤病
膝关节内结节性筋膜炎
腱鞘囊肿

最终诊断

膝关节内结节性筋膜炎

图像分析

抱歉,我没有检测到要翻译的英文内容。

icon
矢状位DP加权MRI显示,在后交叉韧带后方可见关节内结节状病变,伴有高…

没有提供任何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icon
矢状位 DPFS 加权 MRI 显示相同的高信号结节状病灶,边界清晰。其周围被……

未检测到可翻译的英文内容。请提供具体的英文文本内容后再进行翻译。

icon
在DPFS加权MRI的轴位图上显示在膝关节后髁间部位出现一个独特的高信号结节样病变。

没有提供可翻译的内容。

icon
六个月术后进行DPFS加权MRI矢状位扫描。病灶已被完全切除,因此MRI并未显示任何复发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