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离断性骨软骨炎(第3期)—MRI检查所见

临床病例 30.01.2009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18岁,男性
作者: Vafiadis E, Papachristodoulou A, Bismpa K, Pilavaki M, Givisis P, Palladas P.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18岁患者因右膝疼痛就诊,进行了MRI检查并展示了检查结果。

影像学表现

一名18岁的患者,近期在运动过程中膝关节内侧部位受伤,被其全科医生转诊至放射科。他还主诉偶尔出现关节锁定和活动受限。随后进行了MRI检查。
在T1加权成像(图1)中,于股骨内侧髁外侧可见直径约1厘米的低信号病变。在T2和T2脂肪抑制加权成像(图2)中,该病变呈分区形态,信号减低,并伴有周围高信号环。PD序列(图3)显示约1厘米大小的骨软骨炎病灶,碎片与供区之间存在液体信号强度。此外,在周围骨组织中观察到软骨下水肿(图4a,b)。

病情讨论

在本病例中,MR成像显示内侧股骨髁外侧部分存在骨软骨缺损,并且部分脱离,伴有纤维组织嵌入。这些特征具有离断性骨软骨炎的典型表现。

离断性骨软骨炎(OCD)指关节软骨及其部分软骨下骨从剩余关节面发生获得性碎裂并可能分离的一种疾病。病因与软骨下骨的疲劳性骨折有关,通常由剪切力、旋转力或切线方向的撞击力导致。这可能与单次创伤性事件或多次重复创伤有关。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包括间歇性关节卡顿、反复关节积液、关节捻发音及持续性疼痛。该病通常发生在较年轻的患者中,且男性更为常见。

一个分级系统从软骨下挫伤且关节软骨完整(第1期)到不稳定的骨软骨碎片完全分离(第4期)。离断性骨软骨炎的发展存在类似阶段的过程(图5):
第1期:软骨下骨病变。关节软骨在肉眼下仍完整。
第2期:关节软骨缺损,但无游离体
第3期:骨软骨碎片部分脱离。
第4期:形成游离体
在本例中,骨软骨碎片部分脱离并有纤维组织嵌入,被归类为第3期离断性骨软骨炎。

普通X线片在初始阶段通常无阳性发现,且无法评估覆盖在上方的软骨完整性。有些患者可见软骨下骨折,慢性病例中可能出现软骨下硬化。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可能显示或不显示软骨下骨折及硬化。CT 关节造影可能显示被造影剂填充的软骨缺损。MRI是首选的无创检查,因为它可以同时显示软骨和软骨下的病变。相关的软骨下骨折或水肿在T1加权像上表现为低信号,而在FS中等加权像上可最佳地显示有或无并发软骨下骨髓水肿的软骨缺损。

对于离断性骨软骨炎的治疗,稳定性病灶通常采用非手术治疗,而不稳定性病灶则需手术治疗。不稳定性病灶可在关节镜下通过钻孔处理,以促进骨修复并促进后续愈合。如果中央骨碎片大小足够,可使用骨钉或Herbert螺钉进行内固定。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病变的位置和大小、患者年龄以及具体治疗方法。当股骨生长板未闭合、病变较小且在MRI上显示稳定时,往往有较好的临床结果。而在MRI上发现软骨骨折或关节面缺损时,患者往往预后较差。

鉴别诊断列表

膝关节离断性骨软骨炎,第3期

最终诊断

膝关节离断性骨软骨炎(第3期)

证书

(未检测到可翻译的英文文本)

图像分析

T1加权成像,矢状位

icon
T1加权像,矢状面

T2加权成像(脂肪抑制),矢状位

icon
T2加权成像伴脂肪抑制,矢状面

矢状位质子密度脂肪抑制图像

icon
矢状位PD加权脂肪抑制图像

TIRM图像,冠状平面

icon
TIRM图像,冠状平面
icon
TIRM图像,冠状面

离解性骨软骨炎:四个阶段的示意图

icon
离断性骨软骨炎:四个阶段的示意图
icon
离断性骨软骨炎:四个阶段的示意图
icon
离断性骨软骨炎:四个阶段的示意图
icon
离断性骨软骨炎:四个阶段的示意图
icon
离断性骨软骨炎:4 个阶段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