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骨缺如伴脑膜膨出:病例报告

临床病例 06.05.2009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1个月,女性
作者: Sanjeeb Kumar Sarma, Murari Lal Agarwala.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22岁的初产妇分娩了一名女性婴儿,临床上可见闭锁性腰部脊膜膨出与皮肤窦道。双腿呈轻度前弓。

影像学表现

该患儿在我院于孕37周通过剖腹产娩出,出生体重2200克。儿科医生在分娩后立即检查时发现,在后正中线下方约3×2厘米大小、雪茄状、颜色略呈红粉至紫色的突出物,经诊断为闭锁性脊膜膨出 [Fig 1]。在其尾侧还可见一处盲性皮肤窦。除这一点外,临床上仅能观察到双下肢轻度弯曲。新生儿其余反应良好,未发现其他明显异常。头颅、腹部的超声检查以及脊柱的平片检查均无异常发现。双下肢的X线平片显示双侧腓骨缺失,伴有胫骨轻度前弯。[Fig 2] 和 [Fig 3]。同时,第4和第5趾(跖)骨也缺失。
家族史阴性。母亲产后无任何疾病。父母经济收入较低。孕期未进行产前检查或B超检查。孕期无病史或用药史。

病情讨论

虽然腓骨缺失是一种公认的先天性异常,但与其他异常(尤其是脊膜膨出)相关并不常见。一般人群中,脊膜膨出的正常发生率为每 10,000 名活产中 1 例。皮肤窦道(盲端)是本病例中另一个不常见的关联。先天性腓骨缺失可以表现为单一异常,也可与其他异常一起出现。腓骨发育不良在男性中更为常见。腓骨半肢畸形是一种从轻度腓骨发育不良到腓骨缺如的疾病谱。患侧的胫骨可能发育不良、弯曲或正常。腓骨半肢畸形常常与近端股骨局灶性缺损、足部外侧部位缺失有关,或是畸形综合征的一部分。其诊断依据是腓骨缺失以及常见的马蹄内翻足。该病通常为散发性,不过在少数病例中报道过家族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一般而言,目前已识别出三种先天性腓骨缺失类型。TYPE I:包括单侧或部分腓骨缺失,胫骨轻度或无弯曲(占病例的 10%),下肢可能缩短也可能不缩短。TYPE II:患者表现为单侧腓骨缺失,伴有“胫骨前弯、足部皮肤凹陷畸形及缺失的足趾”,并且下肢明显缩短。这种形式约占病例的 35%。TYPE III:其余 55% 的患者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腓骨缺失,同时伴有上述的下肢和足部畸形以及其他多发骨骼缺陷。本例属于 III 型。除脊膜膨出和皮肤窦道外,本例的主要发现包括缺失的腓骨、胫骨弯曲以及双侧第 4 和第 5 趾射线缺失。由此推断,这些体征可能代表腓骨缺如-胫骨弯曲-寡并指(FATCO)综合征。
最常见的相关异常是近端股骨缺损综合征。其他异常包括:心脏异常、血小板减少伴桡骨缺失(TAR)综合征、胸腹壁裂、脊柱裂、肾脏异常。

鉴别诊断列表

腓骨缺如伴脑脊膜膨出

最终诊断

腓骨缺如伴脊膜膨出

证书

图像分析

左腿平片:侧位片

icon
左腿普通X线片:侧位视图

右腿X线平片:正位和侧位

icon
右腿普通X线片:前后位和侧位

患儿背部的临床图像

icon
儿童背部的临床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