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所有背部疼痛都相同

临床病例 12.08.2023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74岁,女性
作者: Christian Moore, R. D. Proctor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74岁女性因在活动时出现腹股沟、背部和髋部疼痛,从门诊骨科诊所转诊接受脊柱MRI检查。既往病史包括骨关节炎、右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以及既往子宫切除术。

影像学表现

初始脊柱 MRI 显示整个脊柱范围内存在圆形 T1 低信号骨髓病灶,怀疑为转移病灶,未见皮质破坏、脊髓受压或椎管狭窄。

后续胸部、腹部及盆腔 CT 检查显示双侧多发肺结节,其中右上叶有一枚直径 13mm 的主要结节,并伴有同侧纵隔淋巴结肿大,位于右下气管旁淋巴结最大可达 15mm,同时可见较小的肺门淋巴结。轴向骨骼中确认存在多发硬化性病变,腹腔内未见病变。

在 CT 引导下对 L2 硬化性病变进行经皮活检后确诊。

病情讨论

结节病因其常被称为“伟大的模仿者”,诊断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大约有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结节病患者出现某种形式的肌骨系统受累,最常见的是小关节病变 [1]。骨受累被认为较不常见,估计平均约有5%的患者出现此情况 [2]。然而,据推测骨结节病的患病率要高得多,因为它通常无症状 [3, 4],除非患者接受高级成像检查,否则往往不被发现。本例中,骨结节病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这种情形十分罕见,因为它通常在疾病后期出现,此时更有可能已经表现出其他系统性的表现 [3, 4, 5]。

骨受累的影像表现多种多样,没有可依赖的特异性模式,并且往往会模拟肿瘤过程。骨病灶可在锝骨扫描中表现为摄取增高。在CT成像中,这些病灶可能表现为破坏性、硬化性,甚或无法检出 [6]。在MRI上,病灶可表现出多种不同的骨髓信号变化 [2][5],目前尚无可靠的鉴别特征可明确区分结节病与恶性肿瘤 [6]。因此,组织学证据对诊断至关重要 [7, 8]。在尚未明确诊断结节病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并排除更常见的病理,比如转移性恶性肿瘤。

本例中,患者的主诉是腹股沟、髋部和背部疼痛。在行首次脊柱MRI和后续CT后,患者被分别在“原发不明癌”和“肺癌”多学科团队会议(MDT)中讨论。主要的鉴别诊断包括转移性癌或淋巴瘤。4R淋巴结在经支气管镜超声(EBUS)引导下进行活检,但标本不足,右上叶结节被认为不适合活检。位于L2上部的病灶被视为获取组织诊断的最佳选择。组织学显示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与结节病相符,随后为患者开始了皮质类固醇治疗。

在6个月的随访中,患者仍在逐渐减量的泼尼松龙治疗过程中,其症状尚不足以需要对脊柱病灶进行专门随访。然而,这些病灶在当时进行的唯一后续影像检查(即高分辨率胸部CT,HRCT)中依然可见,并未出现消退迹象。

本文及相关文件中的所有患者信息均已完全匿名处理。

鉴别诊断列表

结节病
转移性恶性肿瘤
淋巴瘤

最终诊断

结节病

图像分析

(无内容可翻译)

icon
矢状位 T1 加权胸椎 MRI:胸椎椎体内可见多个 T1 低信号病变。
icon
胸椎矢状位T2加权MRI。胸椎椎体内可见多个T2低信号病灶。
icon
矢状位STIR序列的胸椎。有多个胸椎椎体呈高信号的病变。

未检测到需要翻译的英文内容。

icon
矢状位 T1 加权腰椎 MRI,进一步显示多个 T1 低信号病灶。
icon
腰椎矢状位 T2 加权 MRI,进一步显示多个混合信号病变。
icon
矢状位 STIR 序列的腰椎进一步显示多个高信号病变
icon
用于CT引导活检的L2病变的轴位T2图像

目前没有可供翻译的英文内容。

icon
增强胸部 CT 扫描。轴向肺窗显示多个肺部结节,其中右上叶病灶较为突出。
icon
增强胸部 CT。软组织窗轴向图像显示边缘性淋巴结肿大,EBUS 引导活检时取样不足。
icon
胸部增强CT。矢状位骨窗显示椎体内硬化性病灶。

(无内容)

icon
CT引导经皮活检:L2病变的轴向骨窗显示活检针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