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43岁的男性患者在进行山地自行车运动时伤及右踝。最初的普通X线片并未清晰显示损伤。然而,随后通过CT检查发现了距骨外侧突骨折,并对骨折碎片进行切除处理。
一名43岁的男性,既往无重要疾病史,在进行山地自行车运动时受伤后来到急诊科。他报告称,在跳跃落地后,自行车踏板突然顶到了他的右脚底。
检查时,他无法负重,并在外踝下方的距骨外侧有压痛。
踝关节的普通X线片提示在外踝下方的距骨处有一个小骨折,但在初次X线报告中被忽略(Fig 1,2)。随后进行的CT扫描显示距骨外侧突出现了移位的粉碎性关节内骨折,并延伸至后跟下关节(Fig 3,4)。通过切除骨折碎片进行治疗,术后效果良好,患者满意。
距骨外侧突(LPT)是从距骨体向外突出的楔形隆起,由两个关节面组成。上外侧关节面与外踝形成关节面,下内侧关节面形成距下关节的外侧部分。跟距韧带和距腓韧带在此附着。
距骨骨折仅占所有骨折的3%,而LPT骨折仅占所有踝关节损伤的0.4-1% [1]。关于LPT骨折的确切机制一直存在争议,既有报道显示在足背屈时的强力外翻,也有报道显示在足背屈时的强力内翻所致 [2-5]。
随着滑雪板等运动的普及,LPT骨折变得更加常见,在此人群中占32%的踝关节骨折,因此被称为“滑雪板者骨折” [2]。在此运动出现之前,LPT骨折常见于高处坠落、交通事故和直接外伤 [1,3]。值得注意的是,LPT骨折可能与距下关节脱位、距骨颈骨折、踝关节骨折以及外侧副韧带和腓骨肌腱损伤相关 [1]。
患者通常表现为外踝前下方的疼痛、肿胀和血肿,同时踝关节与距下关节活动时出现疼痛。骨折常延伸至上外侧和下内侧的关节面。由于普通X线片可能无法清晰地显示骨折(如本例所示),LPT骨折与其他踝关节损伤的鉴别并不容易。因此,据估计,几乎有一半的LPT骨折在初次就诊时被漏诊 [1-3,5]。这类骨折主要发生在年轻人群中,误诊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包括畸形愈合、不愈合、骨坏死、骨关节炎以及残疾 [1,2,6]。
在怀疑发生踝关节骨折时,通常会拍摄常规的踝关节前后位或“Mortise”位X线片。Von Knoch等人在研究23例滑雪板运动者的LPT骨折时发现,正常LPT在踝关节侧位片上呈对称外观,而在骨折时则表现为不对称或弯曲的V形,他们将这称为阳性V征(图5、6)[7]。然而,普通X线片可能无法清晰显示LPT骨折的皮质不规则或骨折线。急诊科通常由初级医师负责解读并开始治疗,而放射科医师对X线片的报告往往是患者管理中唯一的高级指导。因此,放射科医师必须对临床特征和受伤机制保持警惕,并在阅片时对LPT骨折保持高度怀疑。在慢性踝痛患者中,也应将LPT骨折纳入鉴别诊断。值得注意的是,在怀疑LPT骨折时,应进行CT检查以协助诊断,并提供骨折大小、粉碎程度及移位程度的信息,从而指导合适的骨折治疗 [1,6,8]。
右侧距骨外侧突骨折
没有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根据患者的右踝X线和CT影像学检查结果,主要发现包括:
结合患者外伤史(山地自行车运动中扭伤)、影像学表现及疼痛部位,可考虑以下诊断:
综合患者年龄、外伤方式、CT影像学表现,以及术中已证实的情况,最可能的诊断为:
该患者已行手术取出骨折碎片,治疗原则及康复要点如下:
外侧距骨突骨折的术后康复需平衡关节稳定与负重功能的恢复。以下为一般建议,需根据个人情况调整:
如患者骨质较脆弱或伴有其他心肺系统问题,应在专业医师或运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定期评估骨量、关节稳定性和体能,再调整运动强度。
免责声明:本报告为基于现有信息的参考性分析,不可替代线下面诊或专业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意见。具体诊治请咨询骨科专科医师。
右侧距骨外侧突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