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期骨皮质增厚症

临床病例 08.06.2009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4个月,男性
作者: Sanjeeb Kumar Sarma M.D., ML Agarwala M.D., J Sharma M.D..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4个月大的男婴因发热、烦躁和过度哭闹被送往医院。在两侧前臂远端以及颈根两侧可见轻度肿胀和压痛。进行了检查。X线检查结果具有诊断意义。

影像学表现

一名四个月大的男婴由父母带到儿科就诊,主诉发热、烦躁不安以及持续两周的过度啼哭。既往无外伤史,也无其他相关病史。体检时可触及双前臂远端肿胀,局部有压痛;在锁骨区域也可触及硬性隆起并伴有压痛,但表面皮肤看起来相对正常,未触及局部淋巴结肿大。病毒和细菌感染的血清学检查结果均为阴性,血沉和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临床初步考虑为由全身原因引起的炎症性病变。 对患儿进行了胸部X线检查(图),包括双手在内,结果显示两侧桡骨干骺端区域(图2、3)以及双侧锁骨干骺部(图4、5)存在皮质增厚性改变。进一步仔细观察胸片发现下部肋骨(图6)和下颌骨(图7、8)也有类似改变,尽管程度较轻。X线表现提示婴儿皮质性肥大症(又称Caffey病)。给予对症治疗后,6周后患儿症状缓解消退。

病情讨论

婴儿皮质增生(或 Caffey 病)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影响骨骼及其相邻的筋膜和肌肉,主要见于 1 岁以下的儿童。病因不明,发病机制尚不清楚。Caffey 和 Silverman 于 1945 年首次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加以报道。无论在城市或农村社区、贫困或富裕环境、各种气候条件或各种人种中,以及男女之间,均可见本病病例。该病具有明显的年龄限制,大多数病例在出生后第 5-7 个月前出现,平均发病年龄约为 9 周。该病为自限性,症状持续时间从 2-3 周到 2-3 个月不等。
有 3 种主要表现,所有患者都常见:高度烦躁、软组织肿胀以及骨皮质增厚。软组织肿胀多在发病时突然出现,并在疾病活动期呈现痛性木样硬度。肿胀几乎总是位于深部,不会延伸至皮下组织,也不会明显发热或变色。软组织肿胀在骨皮质增厚消退前很久就会先消失。
影像学特征是诊断的必备条件。骨皮质增厚常在外层骨皮质表面出现,与其相接触,随后向外扩张,然后通过外部吸收或从骨内侧扩张进行重塑。除指骨外,骨皮质增厚可累及所有管状骨。椎体并不受累。下颌骨、锁骨和尺骨是最常受累的骨骼。
并发症取决于受累部位,可见假性瘫痪、胸腔积液和吞咽困难等。最常见的实验室结果是血沉和碱性磷酸酶升高。血小板增多症比血小板减少症更常见,贫血也常见。鉴别诊断包括创伤、维生素 A 中毒、梅毒、坏血病、骨髓炎、腮腺炎和恶性肿瘤。大多数情况可通过年龄分组、下颌骨受累情况,以及观察烦躁、肿胀和骨病变三联征等来排除上述疾病。
由于其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给予对症治疗即可。本病很少造成长期的并发症或死亡。

鉴别诊断列表

婴儿皮质骨增厚症或卡菲氏病。

最终诊断

婴儿皮质骨肥厚症或 Caffey 病。

证书

当前没有可供翻译的英文内容。

图像分析

胸部X线片

icon
胸部X线检查

左前臂前后位视图

icon
左前臂正位片

右前臂前后位片

icon
右前臂前后位片

胸部X线(前后位视图)

icon
胸部 X 光(前后位)

左锁骨的前后位片

icon
左侧锁骨前后位片

右下胸部X光检查

icon
右下胸部X光

下颌骨X线(右侧位片)

icon
下颌骨X光片(右侧位)

下颌骨X光片(左侧位)

icon
下颌骨X线片(左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