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年轻男性因角化囊肿导致右侧下颌部出现疼痛性肿块,同时伴有其他骨骼异常及多发性皮肤病变。
一名15岁男性于四周前因右侧下颌疼痛性肿物至颌面外科就诊。检查发现右侧下颌区域肿胀并有炎症表现。临床检查时注意到患者右侧额颞部有一手术瘢痕(1997年因坏死性筋膜炎接受手术所致),以及颅围突显(1996年因Arnold Chiari畸形伴脑积水所致)。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正常,无已知家族病史。
颌面部CT(图1)显示上颌骨和下颌骨内存在多个成牙性角化囊肿。患者正位头颅X线片(图2)发现颌骨内囊性病变,并可见位于大脑镰内的纵向线状钙化(追溯至CT还可见小脑幕钙化)。颈椎X线片(图3)显示第4胸椎(Th 4)半椎体。结合这些骨骼征象,提示戈林综合征(Gorlin’s syndrome)。
随后对成牙性囊肿进行摘除,并进行了骨重建及阻生磨牙修复。病理证实该囊肿为角化囊肿,进一步确诊戈林综合征。会诊皮肤科后发现患者在耳上区和枕部有两处皮肤病变,这些光亮、部分色素沉着的皮肤斑块经检查证实为基底细胞癌。
戈林综合征(Gorlins’s syndrome)——亦称为先天性色素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NBCCS)或基底细胞痣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多系统疾病,定位于染色体9。该综合征由Gorlin和Goltz于1960年首次描述,其发病率介于1/60,000至1/164,000之间。Gorlin和Goltz曾描述其三联征:痣样基底细胞癌、下颌骨囊肿及椎骨异常。此后又描述了多种其他相关异常。最常见的包括颅内钙化、足底和掌心小凹、短指(趾)畸形以及分叉肋骨。其他骨骼方面的发现可能包括下颌骨发育不良、颅盖骨增大、额部隆起、蝶鞍桥接、副鼻窦过度气化、胸廓畸形以及脊柱异常(如脊柱侧弯、脊柱裂、棘突融合、方形椎体、椎体骨质疏松和骶化腰椎)。同时还可能出现火焰状溶骨性病变,据报道这些病变是由含有纤维结缔组织、血管和神经的错构瘤组成。
患有戈林综合征的患者有发生多种肿瘤的风险,包括皮肤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髓母细胞瘤、脑膜瘤、非霍奇金淋巴瘤、乳腺癌、卵巢纤维瘤、纤维肉瘤以及心脏肿瘤。
当符合两个主要诊断标准,或一个主要诊断标准加一个次要诊断标准时即可明确诊断。主要诊断标准包括:基底细胞癌或基底细胞痣、牙源性角化囊肿、三个或更多掌跖小凹、异位钙化,或戈林综合征家族史。次要诊断标准包括:先天性骨骼异常(分叉、融合或缺失肋骨,或分叉、楔形或融合椎骨)、额部隆起、心脏或卵巢纤维瘤、髓母细胞瘤、淋巴肠系膜囊肿,以及其他先天性畸形(如唇裂、多指畸形、白内障、小眼球和眼裂缺损)。
我们的患者符合三个主要诊断标准(牙源性角化囊肿、大脑镰内钙化及基底细胞癌)和一个次要诊断标准(半椎体)。
对戈林综合征患者尽早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尤其是考虑到其发生恶性肿瘤的风险,以及可能出现的口颌面畸形。戈林综合征患者的管理需要在青春期至35岁期间进行频繁随访。由于其侵袭性,建议外科切除皮肤病变和下颌骨囊肿。基于患者对电离辐射的高敏感性,不建议放射治疗。由于该疾病具有很高的遗传风险,强烈建议进行遗传咨询。
戈林综合征或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NBCCS)。
(无内容可翻译)
基于提供的影像(CT 及 X 线平片)及患者临床信息,可见以下主要特征:
• 右侧下颌骨可见多发性囊性病变,形态上符合牙源性角化囊肿(odontogenic keratocysts)的特点;
• 颅脑 CT 可见镰状骨膜处(falx cerebri)钙化;
• 脊柱正位片提示部分椎体呈半椎体畸形(hemivertebra);
• 临床检查及影像均提示皮肤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病灶及多发皮肤病变。
结合患者年龄、临床表现(多发性牙源性角化囊肿、皮肤病变、颅内钙化、椎体畸形)及家族史等因素,需考虑以下诊断或鉴别诊断:
综合患者当前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多发性牙源性角化囊肿、镰状骨膜钙化、椎体畸形)以及病理证实的皮肤基底细胞癌病变,符合 Gorlin 综合征(又称 Naevoid Basal Cell Carcinoma Syndrome,NBCCS) 的诊断标准。
治疗策略:
• 建议对下颌骨的牙源性角化囊肿进行手术切除,以防止局部侵袭及骨质破坏;
• 已明确的基底细胞癌病变也需手术切除,并在术后加强随访;
• 若有其他可疑恶性倾向或高风险病变,如卵巢或神经系统肿瘤,应基于影像学或临床评估随访;
• 尽量避免放射治疗,因为 Gorlin 综合征患者对电离辐射较为敏感;
• 建议进行基因咨询及家属筛查,以评估家族遗传或后代风险。
康复及运动处方(FITT-VP 原则):
1)频率(Frequency):一周 3~4 次的有氧或轻度力量训练,结合后续骨骼及口腔状况进行调整。
2)强度(Intensity):以中低强度为主(如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 50~60%),患者在运动时应保持可以正常对话的程度。
3)时间(Time):每次 20~30 分钟为宜,可逐渐延长至 40 分钟,具体需视个体骨骼与软组织恢复及耐受情况而定。
4)类型(Type):以低冲击运动为主,如快走、游泳、固定自行车等,有助于降低对下颌骨及累及骨骼的负担。
5)进阶(Progression):在确保伤口愈合及骨结构稳定后,可逐步增加运动量和强度,每隔 2~4 周评估运动耐受度及身体状态。
在康复训练中,需要密切关注如下问题:
• 下颌手术及牙科治疗后,应遵循口腔外科医师的康复指示,避免过多的下颌负重或大幅度张口动作;
• 若存在脊柱结构异常(半椎体等),运动时需注重脊柱稳定性,可辅以腰背肌训练;
• 避免明显的撞击性运动以减少创伤风险。
以上报告为基于现有信息所作的参考性分析,不能替代临床面诊与专业医师意见。具体诊疗方案还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及专科医生的综合评估。
戈林综合征或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NBC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