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跟腱断裂:病例报告

临床病例 15.03.2010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29岁,男性
作者: Tani U, Paolicchi A, Parchi P, Ruschi F, Caramella D, Lisanti M, Bartolozzi C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患者在急诊科就诊时,表现出左侧跟腱的急性且严重的疼痛。患者的检查显示其在体育活动中曾有外伤史。于肌腱走行处可触及明显的凹陷。

影像学表现

患者,男性,29 岁,因左踝出现急性且致残性的疼痛而就诊;有运动时急性创伤的病史。患者无法活动左脚。检查发现跟腱走行区域可触及明显的断裂凹陷。在急诊科行超声检查显示,跟腱内出现弥漫性不均匀信号,这是由于水肿和出血所致。超声还显示在跟腱断端处有高回声区。必须进行手术重建:两段断裂的腱端使用可吸收线和不可吸收线进行缝合。 术后 2 个月,患者接受超声随访;结果显示跟腱增厚以及 Kager 三角区有积液。跟腱信号不均,提示修复过程。术后还进行了 MRI 检查:MRI 检查方案包括轴位和矢状位的 T2 及 STIR 序列。T2 和 STIR 序列显示跟腱弥漫性增厚,在断裂处呈高信号,但在跟骨附着处信号正常。此外,还显示由于姿势失衡导致后胫腱腱鞘炎。

病情讨论

跟腱断裂的发生率正在上升,主要原因是体育活动的增多,尤其在30至40岁的男性中更为常见。虽然大多数跟腱断裂发生在体育运动中,但与衰老相关的肌腱内部结构、生化及生物力学变化也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跟腱断裂在男性中更为常见,男女比例约为15:1。通常,急性跟腱断裂发生在仅偶尔进行体育活动的男性中。
跟腱断裂的病因仍不明确。可能是退行性改变(与血流改变和代谢受损相关)与运动(对肌腱产生额外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多次微小撕裂并最终出现完全断裂。此外,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和氟喹诺酮类药物也与跟腱断裂有关。
在大多数情况下,急性断裂发生于负重时,前脚掌蹬地且膝关节伸直。
急性跟腱断裂的诊断通常仅凭病史和体格检查即可做出。MRI或超声可在疑似断裂的病例中提供帮助,用于术前规划。跟腱断裂的患者往往有患肢突然疼痛的病史,常无法负重,并出现踝关节无力或僵硬。
检查可能发现广泛性水肿和瘀斑,并能在肌腱走行处触及明显的空隙。断裂部位通常在肌腱附着处近端2至6厘米处。
跟腱超声检查是主要的成像方法;正常的跟腱在超声下表现为位于两条高回声带之间的低回声影像。急性跟腱断裂在超声下可见不规则边缘的“声学空隙”,并伴有增大的肌腱以及在断裂处平行纤维正常结构的中断。此外,断裂处还可形成血肿。
在MRI上,正常的跟腱在所有序列中均显示为低信号强度。任何肌腱内部信号强度的增加都应视为异常。在T2加权图像上,由于存在水肿和出血而导致信号明显增强,可以显示出断裂情况。
对于急性跟腱断裂的处理取决于外科医生和患者的偏好。最常见的非手术治疗包括使用石膏固定,通常持续6至10周。虽然非手术修复后功能普遍良好,但再次断裂的发生率较高(15%)。
在开放手术治疗中,会在跟腱内侧缘的可触及空隙处做纵向切口。将断端对合后,用坚固的可吸收缝线缝合该肌腱。随后用石膏固定患肢,并于2周后拆除石膏。

鉴别诊断列表

急性跟腱断裂。

最终诊断

急性跟腱断裂

证书

没有可供翻译的英文内容。

图像分析

美国

icon
超声

手术

icon
手术

(无英文内容可供翻译)

icon
(没有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MRI - 后续随访

icon
MRI - 复查
icon
核磁共振检查 - 复查
icon
核磁共振 - 后续检查
icon
核磁共振成像 - 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