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颈交界区结核

临床病例 23.04.2010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56岁,男性
作者: Arora A, Kapoor A, Jain S, Prerna, Upreti L, Puri SK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56岁的男性出现颈部疼痛和僵硬,症状逐渐加重。随后,他因持续1个月四肢无力逐渐加重而入院。

影像学表现

一名56岁的男子出现逐渐加重的颈部疼痛和僵硬,随后因持续1个月、逐渐恶化的四肢无力而入院。患者最近几周还主诉喉咙疼痛。既往病史无明显异常,也无体重减轻或发热。实验室结果显示红细胞沉降率(ESR)升高至64 mm。神经学检查示颈部僵硬,颈部活动受限,深腱反射亢进,四肢肌力为IV-III级。 进一步给予颈椎CT和增强MRI检查。CT扫描ogram显示椎前软组织增宽,在C1-C2水平最为明显(图1)。CT检查可见齿突周围轻微的溶骨性侵蚀,并伴有椎前软组织成分(图2)。在软组织窗下,还可见硬膜外软组织(图3)。为了进一步评估并观察脊髓,进行了MRI检查。MRI显示C1和C2椎体的骨质破坏,并可见相当大的椎前(咽后壁)及硬膜外软组织成分(图4)。椎前液体积聚同样可见,从C2一直延伸至C7椎体水平。对比增强显示骨周围软组织病变强化明显(图5、6)。胸片除左中肺野有一个小的钙化肉芽肿外,其余均正常(图7)。 结合这些影像学发现,感染性病因的诊断可能性更大。活检结果显示干酪样坏死的肉芽肿组织。随后开始抗结核治疗。

病情讨论

Pott’s病在发展中国家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健康威胁。近年来,由于前往流行地区的旅行增多以及来自受影响国家的人口移民,发达国家的发病率也有所上升。此外,艾滋病发病率的增高也导致肺外结核及不典型结核病例增多。肌肉骨骼结核占肺外结核的35%,最常累及胸腰椎。颈椎受累相对较少。颅颈交界区(CVJ)受累则更为罕见,仅占所有椎体结核病例的0.3%~1%。骨骼结核可累及任何年龄段,无性别差异。它通常是由分枝杆菌经血行传播而来,常来自肺部的原发病灶。CVJ的结核感染会破坏骨质和韧带结构。患者通常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及颈部活动受限。若存在咽后脓肿,则可能出现吞咽痛或吞咽困难。疾病晚期可因颈髓受压导致严重的神经学并发症,如四肢轻瘫。患者还可出现寰枢椎或枕颈不稳定,造成严重的发病率甚至死亡。

普通X线片和CT通常是初步检查手段,可显示寰椎和枢椎的溶骨性破坏以及椎前软组织肿胀。还可见寰枢椎或枕颈半脱位。由于MRI具有多平面成像能力及更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因此是首选的成像技术。MRI能提供关于神经结构的关键信息,对于监测治疗反应也非常有用。MRI表现包括相邻椎体受累,可伴或不伴椎体塌陷或后凸-侧弯等脊柱畸形。椎间盘受累是诊断的重要线索。MRI还可清楚显示相关软组织水肿、椎前及椎旁脓肿以及硬膜外脓肿。鉴别诊断包括化脓性、真菌性感染,转移瘤,浆细胞瘤,淋巴瘤及结节病。没有特异性的影像学征象能将结核与其他疾病完全区分,但椎间盘受累提示感染性病因。病史相对慢性、症状缓慢进展更支持结核。此外,与化脓性椎体炎相比,结核的椎旁脓肿往往更大。组织病理学是确诊的主要依据,可见肉芽肿性病变,伴或不伴干酪样坏死。抗酸杆菌涂片和培养阳性的比例不足50%。CVJ结核的治疗一直存在争议,尚无明确的指南。主要的治疗手段是长期抗结核药物联合刚性外固定。即使是晚期疾病,通常也不需要手术治疗。对于严重颈髓病或不稳定的患者,可进行手术清创/减压,联合或不联合后路脊柱内固定。

虽然CVJ结核是一种罕见疾病,但放射科医师在高风险人群中应考虑这一可能性,从而避免延误对这种侵袭性但可治愈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鉴别诊断列表

颅颈交界处结核

最终诊断

颅颈交界区结核

证书

(无内容可翻译)

图像分析

CT扫描定位片

icon
CT 扫描定位像

颈椎的矢状面和冠状面CT

icon
颈椎矢状面与冠状面 CT
icon
颈椎矢状面和冠状面CT

颈椎CT(软组织窗)

icon
颈椎 CT(软组织窗)

矢状位MRI图像(STIR序列)

icon
矢状面MR图像(STIR序列)
icon
矢状位磁共振图像(STIR序列)

对比增强后矢状面和冠状面T1加权MRI

icon
对比增强后矢状面及冠状面 T1 加权磁共振成像
icon
对比增强后矢状面和冠状面 T1 加权 MRI

增强后轴位MRI

icon
对比增强后轴位MRI

胸部X线后前位片

icon
胸部X线后前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