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椎骨折伴先天性后正中线裂

临床病例 16.06.2010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23岁,男性
作者: Dr J. Evans*, Dr F. O'Neill*, Dr A. Dunn*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23岁的男子在据称被袭击后就诊,期间他的头顶部位被多次踢击。他抱怨颈部疼痛。

影像学表现

一名23岁、此前健康状况良好的年轻男性在一次袭击中被多次踢击头顶部后被送至急诊科。他主诉后颈部疼痛,佩戴颈托以完全固定颈椎,未发现神经功能缺损。对其进行普通X线检查(图1),在正位齿状突片上可见C1侧块悬于C2侧块之外,与Jefferson骨折相符合。随后进行了CT检查(图2),显示C1前弓存在骨折,后弓存在先天性骨缺损。患者佩戴了头环固定装置,但3个月后复查CT并未显示骨折愈合(图3)。随后进行了MR检查,以评估寰枢关节韧带情况(图4)。结果显示右侧横韧带断裂,再结合先天性骨缺损,说明此骨折不稳定,患者因此被安排行寰枢椎后路融合手术。

病情讨论

杰斐逊骨折是指枕髁与枢椎表面之间传递的轴向力压迫寰椎,导致前弓或后弓发生爆裂骨折 [1]。最初由Geoffrey Jefferson于1920年共同描述 [2]。这类骨折约占所有寰椎骨折的30% [3],并可占全部颈椎损伤的3%左右 [4] [5]。

寰椎后正中裂或隐性脊柱裂(spina bifida occulta)已得到广泛认知,其成因为椎弓软骨性前体的发育缺陷或缺失。此类情况在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4%,其中97%为正中裂 [6]。这些裂隙性缺陷在临床诊断中会带来挑战,因为它们很容易被误认为骨折。此外,如本例所示,它们可能与骨折并存,引起不稳定和不愈合 [7],从而导致治疗困难,并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影像学检查。

在此我们报道了一例同时存在先天性寰椎后弓融合不全及外伤后寰椎前弓杰斐逊骨折的病例。此前文献尚未见此组合的报道。

鉴别诊断列表

C1前弓骨折伴先天性后正中裂隙。

最终诊断

C1 前弓骨折并伴有先天性后正中裂隙

证书

(无翻译内容)

图像分析

初始颈椎X光片

icon
初步颈椎X线片
icon
初步颈椎X线片

首次颈椎CT扫描

icon
颈椎初始CT检查
icon
首次颈椎CT检查
icon
颈椎初步CT检查

在佩戴Halo支具4个月后进行颈椎MR检查

icon
在头环固定4个月后进行颈椎磁共振检查
icon
颈椎在Halo支具固定4个月后的磁共振检查

在头环固定装置使用3个月后进行CT检查

icon
佩戴 Halo 固定支具三个月后的 CT 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