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23岁的男子在据称被袭击后就诊,期间他的头顶部位被多次踢击。他抱怨颈部疼痛。
一名23岁、此前健康状况良好的年轻男性在一次袭击中被多次踢击头顶部后被送至急诊科。他主诉后颈部疼痛,佩戴颈托以完全固定颈椎,未发现神经功能缺损。对其进行普通X线检查(图1),在正位齿状突片上可见C1侧块悬于C2侧块之外,与Jefferson骨折相符合。随后进行了CT检查(图2),显示C1前弓存在骨折,后弓存在先天性骨缺损。患者佩戴了头环固定装置,但3个月后复查CT并未显示骨折愈合(图3)。随后进行了MR检查,以评估寰枢关节韧带情况(图4)。结果显示右侧横韧带断裂,再结合先天性骨缺损,说明此骨折不稳定,患者因此被安排行寰枢椎后路融合手术。
杰斐逊骨折是指枕髁与枢椎表面之间传递的轴向力压迫寰椎,导致前弓或后弓发生爆裂骨折 [1]。最初由Geoffrey Jefferson于1920年共同描述 [2]。这类骨折约占所有寰椎骨折的30% [3],并可占全部颈椎损伤的3%左右 [4] [5]。
寰椎后正中裂或隐性脊柱裂(spina bifida occulta)已得到广泛认知,其成因为椎弓软骨性前体的发育缺陷或缺失。此类情况在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4%,其中97%为正中裂 [6]。这些裂隙性缺陷在临床诊断中会带来挑战,因为它们很容易被误认为骨折。此外,如本例所示,它们可能与骨折并存,引起不稳定和不愈合 [7],从而导致治疗困难,并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影像学检查。
在此我们报道了一例同时存在先天性寰椎后弓融合不全及外伤后寰椎前弓杰斐逊骨折的病例。此前文献尚未见此组合的报道。
C1 前弓骨折并伴有先天性后正中裂隙
(无翻译内容)
基于患者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及MRI),可见以下主要特征:
结合患者既往病史及当前影像特点,可考虑以下诊断或鉴别诊断:
综合临床病史(年轻患者头顶部反复踢击外伤)、影像学特征(C1前弓爆裂性骨折与后弓先天性裂隙并存)及初步颈部症状,最可能的诊断为:
“先天性寰椎后弓发育不全(spina bifida occulta),合并急性寰椎前弓Jefferson骨折。”
鉴于此种组合相对少见,且对寰枢椎节段稳定性影响重大,需严密观察与综合治疗。
在明确稳定性并舒缓疼痛后,可循序渐进地建立康复训练及运动处方,遵循FITT-VP原理(频率Frequency、强度Intensity、时间Time、类型Type、进阶Progression、个体化Volume/Pattern):
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应经常评估颈椎稳定性、疼痛程度以及神经功能。如出现明显神经症状(肢体麻木无力、压痛及活动障碍加剧等),需及时复诊并调整方案。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依据目前获取的影像及病史信息进行初步分析,不能替代线下面诊或专业医生的指导。若有临床症状加重或不适,应及时就医以获取个体化、准确的诊治方案。
C1 前弓骨折并伴有先天性后正中裂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