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质异物的检测并不简单。本病例显示手背存在木质异物。首先,进行了常规平片检查。随后对手部进行了超声和磁共振成像的进一步探查,并讨论了这些成像技术之间的差异。
一名64岁的男性右手被树枝击中。当时的X线检查显示无骨折或异物。接下来的5个月中,右手背部逐渐肿胀。由于患者不记得有异物刺入,而且肿胀无发红、发热或疼痛等表现,为排除炎症之外的其他病因而进行了广泛的术前影像学检查。
常规X线片(图1)显示第四掌骨骨干桡侧出现骨膜反应,并可见中央透亮区。侧位片(图2)能很好地显示手背软组织肿胀。
超声显示,在第三和第四掌骨骨干浅表处存在一个不均质的低回声软组织肿块(图3)。在能量多普勒超声上,该肿块呈高血流信号。伸肌腱位于肿块外围。在软组织肿块中可见一条线状高回声结构,并以前后方向穿过第四掌骨和头状骨之间(图4)。
右手MRI证实了这些发现。一个边界不清的肿块位于手背皮下组织,中心位于第四掌骨骨干处。T1加权像表现为低信号,T2加权像表现为高信号(图5-6)。在该软组织肿块中可见一条低信号线状结构,为异物。静脉注射对比剂后,软组织肿块呈强烈、弥漫性强化(图7-10)。
木质异物的检测并不简单。患者通常在初次受伤数月甚至数年后才出现症状。并非总能获得穿透性损伤的病史,或者患者可能已忘记曾经的穿透性创伤,就像我们的案例一样。由于木质异物可能成为感染的病灶,正确的诊断和定位非常重要。可能的并发症包括蜂窝织炎、脓肿、瘘管形成、滑膜炎以及骨髓炎。
通常首先进行标准X线检查,但往往无明显异常,因为其难以显示放射透亮的异物[1,2]。然而,可以观察到邻近骨骼中的骨质破坏或骨质增生等继发性改变[3]。
超声可显示木质异物为线状高回声结构,并可出现声影,具体取决于木头的密度。已对超声在残留异物评估中的应用进行了充分研究,证实其特异性和敏感性都较高[4]。对于检测小型木质异物而言,超声优于CT和MRI。
木质异物在T1和T2加权序列上均呈低信号。MRI可显示周围的炎性组织,其在T1加权图像上为低信号、在T2加权图像上为高信号。有文献报道,当木质异物位于软组织中时,其可吸收周围的血肿和渗出液,从而延长T1和T2弛豫时间[5]。在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可见炎性组织强化。木质异物的鉴别可能较困难,尤其当异物较小且无相关脓肿或液体积聚时。可能仅见到一个低信号域及周围的非特异性肉芽组织。
CT显示木质异物在与周围骨骼肌和脂肪组织相比时呈高密度区。采用骨窗最佳,可优化对异物的可视化。与MRI相比,更难辨析炎性组织的范围。
异物可分为两大类:显影性和不显影性异物。显影性异物如玻璃、金属或石头等可在普通X线片上显示。然而,超声可提供更准确的定位信息,并可评估软组织或血管神经并发症。不显影性异物如木质或塑料等在普通X线片上不可直接显示,但可能通过邻近骨骼的骨质破坏或骨质增生等继发变化而被间接发现。超声可检测并定位不显影性异物。通常在出现非特异性肿胀和疼痛等症状时可进行MRI或CT检查。CT费用更高且存在电离辐射,而MRI费用同样较高且可及性较差。
对于异物的检测和评估,最好的成像策略是首先结合平片和超声进行检查,大多数情况下即可发现异物。只有在这些检查结果为阴性时,才建议行增强MRI检查。
手背部的木质异物
(无内容可翻译)
患者为男性,64 岁。根据提供的影像资料(包括平片、超声及 MRI),主要影像学特征如下:
基于上述影像学表现及患者有可能存在未被记起或被忽视的刺伤史,潜在诊断包括:
综合患者年龄、症状、影像学发现(尤其是超声及 MRI 对木质异物的提示)及慢性炎症表现,最可能的诊断为手背部木质异物滞留伴周围组织轻度炎症。具体情况仍可结合手术探查或病理证实以最终确诊。
在异物去除及急性炎症控制后,可逐步开展手部的功能锻炼。应遵循循序渐进与个体化原则(FITT-VP)。
若患者存在骨质疏松或其他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肺功能不佳等),需在专业医生或治疗师的指导下,控制运动强度并监测反应,确保安全。
本报告为基于当前所提供信息进行的参考性分析,不能替代线下面诊或专业医生的意见。若有任何疑问或病情变化,应及时就医或咨询专科医生。
手背部的木质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