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位的腓骨种子骨

临床病例 15.05.2011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58岁,女性
作者: Schubert R, Radiologie am Europa-Center, Berlin, Germany.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58岁的女性在三周前遭遇行人事故后被转诊进行影像学检查。她在从路沿滑落时扭伤了右脚,并听到了一声清脆的响声。

影像学表现

右足在两个平面的X线片(Fig. 1)显示足外侧缘明显的软组织肿胀,最显著于跟骰关节处。可见近端移位的腓骨骨化物(os peroneum,OP),其远端轮廓不规则。在更远端的骰骨切迹水平,软组织影内出现一些细小骨碎片,可能代表骨撕脱。根据患者的病史和影像学表现,怀疑腓骨长肌腱(PLT)损伤,随后进行的右足及踝关节MRI检查显示,原本在T1和T2序列上应表现为低信号的腱被弥漫性的高信号所取代,从回缩的种子骨一直延伸至骰骨切迹。根据矢状位MR图像测量,OP与跟骰关节之间的距离约为12毫米(Fig. 2)。冠状位T2加权像在多个相邻切片上显示PLT完全断裂(Fig. 3)。

病情讨论

踇趾骨(os peroneum,OP)是位于腓骨长肌腱(peroneus longus tendon,PLT)中的一种大小和形状可变的籽骨。它通常位于外侧跟骰关节处,位于腱的跖侧弯折近端。在旧大陆猴中,OP是足部的一块常规骨骼,可与骰骨的关节面相接,而在人类中,随着拇趾对掌功能的退化,OP也发生了退化[1]。其患病率报道在4.7%到30%之间[2, 3]。OP极少会受到腓骨长肌腱的急性创伤或慢性磨损性损伤的影响或与之相关,尤其是在高弓内翻足中发生反复翻转应力时[4]。然而,仅仅存在OP本身似乎并不会导致退行性疾病[3]。腓骨长肌腱撕裂是一种常被忽视的损伤,最终确诊可能会延迟数月甚至数年[5]。完全撕裂更容易发生在腓骨长肌腱远端靠近骰骨切迹处[6]。这些撕裂会严重影响足部力学,但也有无症状的病例报道[7]。腓骨长肌腱撕裂通常表现为OP骨折并伴有骨折片分离,或整个OP向后脱位[8]。Brigido等人对骨折片的分离及相对于跟骰关节的移位进行了放射学测量。据此,如果骨折片之间的间隙达到或超过6毫米,或OP向近端移位达到或超过10毫米,则提示腓骨长肌腱全层撕裂[9]。
MRI在预测腓骨长肌腱部分或完全撕裂方面非常准确,尤其是在包括与腱走行垂直的斜冠状T2加权图像时[6, 10]。虽然目前还缺乏与超声的对比研究,但MRI或许是确认可疑腓骨长肌腱撕裂或发现其他足部外侧疼痛原因(不仅限于急性创伤背景)时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鉴别诊断列表

腓骨长肌腱完全断裂
腓骨小骨应力性骨折
腓骨小骨二分型
近端腓骨长肌腱撕裂(主要为纵裂)
腓骨长肌腱病变
跟骰关节损伤

最终诊断

腓骨长肌腱完全断裂

证书

(没有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图像分析

右足的普通X线片

icon
右足普通X线片
icon
右足普通X线片

矢状面和横断面磁共振图像

icon
矢状面和横断面MR图像
icon
矢状面和横断面 MR 图像

冠状面 T2 快速自旋回波

icon
冠状位 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