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28岁的右利手男子,在一次低速摩托车事故中受到左腕创伤后被送入急诊。对腕部的临床检查显示肿胀,无论进行任何被动或主动活动时均会引发疼痛。神经血管检查未发现异常。对腕部进行了放射学检查。
普通左腕 X 光显示腕骨排列异常,在侧位片上更为明显,可见月骨向掌侧移位并旋转,出现“洒落茶杯征(spilled teacup sign)”。
在 A-P 视图中,可见月骨失去了正常的四边形形态,呈三角形(饼状征;piece of pie sign)。
为获得更精准的诊断,进行了多平面 CT 检查。
多平面及体积重建图像证实月骨向掌侧脱位,并显示了小的骨软骨碎片。
在给予充分镇痛后,患者被转至另一家医院的骨科。
腕骨脱位并不常见但也并非罕见,属于创伤性腕部损伤。总体而言,这些情况占所有腕部创伤的不到 10%,且常表现为一组异质性的损伤,常伴随骨折。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于年轻的成人,多因高能量冲击导致腕关节在背伸位受力,从而引起多种损伤,从单个骨脱位到复杂的腕骨损伤。
最常见的脱位是围绕月骨发生的,其过程为韧带损伤的连续渐进阶段。
第一阶段是头状骨的背侧脱位。第二阶段是月骨的半脱位,其原因是头状骨对月骨施加的压力。终末阶段为月骨的掌侧脱位,从而使头状骨恢复到正常的解剖位置。
该损伤的特点是桡骨与月骨之间的对位丧失,月骨偏离且掌侧旋转,而其余腕骨保持在正常的解剖位置。
临床表现包括疼痛、肿胀、腕部畸形以及活动范围受限。
正中神经受损所致的前三个手指麻木和刺痛。
常规 X 线是评估腕部创伤的首选影像学方式。其影像学特征包括:在前后位片中月骨呈三角形外观(“馅饼征”),以及在侧位片中月骨的掌侧移位及旋转(“洒落茶杯征”)。然而,如果 X 线片不恰当,则可能难以做出正确的诊断。
MDCT 在此过程中日益重要,原因在于:其对病灶的检测不受腕部位置的影响,能准确判断是否存在隐匿性骨折,且多平面和三维重建能更好地评估解剖关系,这些信息对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MRI 也是评估关节损伤的有效手段,但因在急诊室中可及性有限,通常不用于创伤诊断。可尝试闭合复位与固定,但通常效果有限。如果脱位无法复位或结果不稳定,则需要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许多骨科医生认为,由于存在大范围的韧带损伤和闭合复位后常见的不稳定结果,首选治疗应为及时的切开复位内固定。伴有正中神经症状的损伤需立即行手术复位、腕管减压及韧带重建。
腕部月骨脱位
(无翻译内容)
根据所提供的左腕部X线平片及三维重建CT影像,可见以下主要特征:
结合患者年轻(28岁)、外伤史(低速摩托车事故)、临床症状(腕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以及影像表现,主要考虑以下诊断:
综合影像学所见(X线及CT三维重建),结合患者外伤史和体格检查,最可能的诊断为:
左腕月状骨脱位(Lunate Dislocation)
在每个阶段,若出现疼痛明显加重或肿胀情况,应及时暂停并复诊。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基于提供的影像学资料和临床信息进行参考性分析,不能替代面对面诊疗或专业医师的意见。若有任何疑问,请及时咨询骨科专科医生或其他医疗专业人士。
腕部月骨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