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重复,机制尚不明确且极其罕见的偶发先天性异常:X线与多层螺旋CT展示

解剖学和功能成像 22.06.2011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解剖学和功能成像
病人: 42岁,男性
作者: Dwivedi AD, Shukla R, Gaharwar S, Patwari S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患者主诉左肩区域长时间肿胀。无活动受限或外伤史,患者主要担心外观问题。触诊时,骨性肿胀可移动且质地坚硬。没有活动受限,肌肉体积和力量均正常。

影像学表现

X线片在前后位和轴位显示,在锁骨下方、喙突上方可见界限清晰的皮质骨(图1)。各向同性CT检查结合容积渲染及重组图像显示,在锁骨下方存在一块尺寸为22.4 x 9.2 mm的界限清晰的皮质骨(图2、3)。该骨的外侧端呈圆形,内侧端与喙突相连(图4)。未见与锁骨、胸骨或邻近肋骨的骨性连接。 提示锁骨重复的特征:报告显示锁骨下骨(os subclaviculare)。

病情讨论

锁骨是在胚胎发育期间(妊娠第5和第6周)最先开始骨化过程的骨骼。然而,它也是最晚完成骨化的骨骼之一,大约在21–25岁时才完成。它通过膜内骨化形成。尽管它被归类为长骨,但锁骨并不像其他长骨那样具有髓腔。它由松质骨构成,外部包裹着一层密质骨。它是一种皮骨,来源于最初附着于颅骨的成分。
整个锁骨由一块软骨基质发育而来。在锁骨中段,骨膜会非常早地发生骨化,形成骨性环套。在这个环套的腔隙中,存在一个残留的软骨“塞子”,其吸收并被骨和骨髓替代的时间比其他骨更晚。在锁骨中段,有可能遗留软骨巢。文献中已报道了锁骨重复的病例 [1-6]。文献中最早的记载是在影像学上偶然发现的,并被认为是一种胚胎学现象 [2-4]。Golthamer [3] 描述了锁骨下方出现一个多余骨的偶然发现,并将其命名为“os subclaviculare”。他将其报告为一种先天性畸形,并认为在临床上无意义。Twigg 和 Rosenbaum [2] 报告了一名40岁男性的“分叉”锁骨,他们认为这是一个解剖学变异,“无临床意义,仅具有解剖兴趣”。Oestreich [4] 提出,部分锁骨重复是发育所致,但锁骨外侧钩的一种类型可能是后天损伤所致,也可能是先天性的 [4]。
Ogden [5] 描述了创伤病因,并指出早期文献报道的病例很可能是由于未被识别的损伤所致。在骨骼尚未成熟的个体中,锁骨被厚实的骨膜鞘包裹。骨的骺比肩锁关节韧带更弱,因此肩部外伤通常导致骨折,而不是肩锁关节扭伤。在由此造成的损伤后,如果锁骨近端仍保持移位状态,就会形成新的锁骨。新的骨生长来自远端骺,朝近端干骺方向生长。最终结果就是一个重复锁骨 [5]。所有作者一致认为重复锁骨在临床上无意义 [6]。
本病例报道展示了通过容积CT扫描来显示罕见先天性畸形的解剖细节及其与周围环境的解剖关系的用途。

鉴别诊断列表

锁骨重复:os subclaviculare
Os subclaviculare
分叉锁骨

最终诊断

锁骨重复:锁骨下骨

证书

没有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图像分析

X线片

icon
X线片

计算机断层扫描

icon
CT(计算机断层扫描)

计算机断层扫描

icon
CT(计算机断层扫描)

计算机断层扫描

icon
计算机断层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