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创伤性骨化性肌炎

临床病例 05.11.2011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6岁,男
作者: Gangarossa G, Sabato M, Pacciardi F, Vitali S, Ceccarelli A, Zampa V, Caramella D, Bartolozzi C.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6岁男性患者,有外伤史并出现左大腿疼痛。

影像学表现

一名6岁儿童在左大腿外伤(从楼梯上摔下)后到达我科就诊。
行股骨X线检查,未见骨折(图1)。
疼痛未缓解,功能受限持续存在,因此在20天后再次行左大腿X线检查:
在靠近股骨干部位的X线可见股四头肌肌腹内钙化(图2)。
超声检查证实了这些发现。
随后进行MRI检查,显示左股四头肌中间肌内有一处病变(大小为11×3.5×1.5 cm),该病变信号不均匀,低信号区域与钙化对应,对比剂注射后呈不均匀强化(图3)。
患者接受了休息及超声治疗,两个月后再次进行MRI检查,可见病变及其周围水肿减轻(图4)。
目前患儿无任何疼痛,也无功能受限。

病情讨论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Myositis ossificans traumatica,简称MOT)通常被定义为在先前遭受创伤和血肿的部位出现的异位、非肿瘤性骨质增生。
MOT最常累及的部位是股四头肌、肱肌和大腿内收肌,但也可能发生于其他任何部位。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最常见于青少年和年轻运动员,其中超过一半的病例发生在第三个十年。MOT在10岁以下的儿童中被认为相对罕见,并且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 [1-2]。
目前对于该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一些常见的理论包括:
肌肉血肿向骨组织转化;
血肿钙化;
由游离的骨膜片导致的肌肉内骨形成;
骨膜破裂引起成骨细胞增殖;
肌肉内结缔组织细胞的化生;
个体易感性。
有人认为,对肢体的钝性创伤会产生一个沿软组织传播的压缩波,将最深层的肌肉压向骨面。力会通过所有肌肉层的液体部分传递,但往往在最贴近骨面的那层肌肉中引起损伤。
典型的患者表现包括受伤部位受到外伤的病史,并且在活动和使用患肢时有更明显的困难。起病与损伤严重程度有关。在最初4–5天内,患处的疼痛、肿胀和压痛通常对保守治疗反应不佳。
对于较严重的损伤,患肢的主动、被动以及阻力范围的活动度都会显著减低 [2-3]。
诊断MOT时需考虑三个重要标准:
局部有明显外伤的病史;
在初次受伤后2个月内出现骨化的临床和影像学证据;
病变位于更常见于MOT的近端肢体区域,包括肱肌和股四头肌 [3]。
MOT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可能会自行好转。如果不进行治疗,放射学和临床表现会在出现症状后1.5至3年内趋于稳定或消失。尤其是出现在肌腹内的病变可完全被机体吸收。位于肌肉起点或止点附近的病变则较难被吸收,可能导致功能障碍。

鉴别诊断列表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MOT)。
骨外骨肉瘤
关节滑膜骨肉瘤
骨软骨瘤
创伤后骨膜炎
骨髓炎
肿瘤性钙质沉着症

最终诊断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MOT)

证书

(无可翻译内容)

图像分析

股骨X线片

icon
股骨X线片
icon
股骨治疗

股骨X线检查 20天后

icon
股骨X线片 20天后
icon
股骨X线检查 20 天后

大腿MRI

icon
大腿磁共振成像
icon
大腿磁共振
icon
大腿磁共振成像
icon
大腿磁共振成像

两个月后的大腿MRI

icon
两个月后大腿MRI检查
icon
两个月后的大腿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