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掌关节囊损伤并伴有矢状带水肿性增厚

临床病例 22.12.2011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46岁,女性
作者: Astengo D, Revelli M, Perinetti M, Piccazzo R, Muda A, Garlaschi G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46岁的女性因右手疼痛被收治入院。她报告称一个月前在一次摩托车交通事故中受伤,随后一直存在手背部疼痛和肿胀(图1),并伴有活动受限。随后进行了磁共振检查和超声检查。

影像学表现

MRI显示第三手指掌指关节外侧增厚且密度不均(图2),并伴有少量关节积液。超声检查显示矢状带水肿性增厚;其上的伸肌腱声像图表现正常,仅存在轻微向侧方半脱位的倾向(图3-4),与创伤后关节囊损伤相一致。

病情讨论

掌指关节由掌骨凸出的骨头与近端指骨凹陷的近端端部在远端形成。在关节两侧分别有侧副韧带(尺侧和桡侧);伸肌腱覆盖其背侧,而在掌侧则有屈肌腱和提供稳定与加固作用的掌板。四个手指的每个掌板通过深横掌韧带彼此相连;在掌骨头的两侧并位于该韧带的背侧,我们可以找到矢状带(SB)。
SB是一种动态结构,属于复杂的伸肌支持带系统的一部分。每条SB都由包绕掌指关节的纤维膜组成;它在靠近掌板的位置有一个掌侧附着点,并在伸肌腱上有一个背侧附着点。它具有三重功能:利用腱提供的牵拉使近端指骨伸直;在关节背侧稳定腱;限制腱向近端的移动。如果矢状带受损,会导致掌指关节处的伸肌腱不稳定。关于SB的损伤机制仍不明确,但有多种理论认为当手腕处于屈曲并尺偏时,手指被强迫屈曲会导致损伤 [1]。
在MRI上,正常的矢状带表现为从伸肌腱周围至掌板周围环绕分布的一条细且信号低的线性结构 [2, 3],而在超声检查中,正常的SB表现为从总伸肌腱边缘起源的一条薄而规则的低回声带 [2]。
对于拳击运动员而言,掌指关节非常脆弱,尤其在紧握拳头时击打时:这种动作可能导致所谓的“拳击手指关节”损伤。其特点是伸肌腱遮盖的矢状带受到损伤,并伴有一些临床症状,如疼痛、肿胀、关节伸直不完全以及伸肌腱出现尺侧或桡侧半脱位 [4]。
如果出现SB撕裂,则可能会发生伸肌腱的半脱位或脱位,尽管这并不常见 [5]。在MRI上,可在T2加权图像中清晰看到水肿,突出表现为病变周围软组织的改变;而在超声检查中,可在伸肌腱附近看到局灶性低回声增厚,并且可能无法识别SB [2]。

鉴别诊断列表

掌指关节囊损伤并矢状带水肿样增厚
拳击指关节
伸肌腱撕裂

最终诊断

掌指关节囊损伤伴矢状带水肿增厚

证书

对不起,我没有检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英文内容。

图像分析

病变的临床表现

icon
病灶的临床外观
icon
病变的临床外观

磁共振检查

icon
磁共振检查
icon
磁共振检查
icon
磁共振检查

超声检查

icon
超声检查

动态超声检查

icon
动态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