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寻常的背痛原因:椎体骨折并发双侧腰大肌血肿

临床病例 14.11.2023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62岁,男性
作者: Adnan Hubraq, Yakup Kilic, Maaret Ojalehto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62岁的男性因持续两周的波动性下背痛来到急诊科。在修理他带有弹簧的床时,一个金属部件脱落并击中患者的胸部,导致他失去平衡并仰面摔倒。他报告在受伤后即刻出现腰部疼痛,但仍能在受伤后活动。

影像学表现

在腰椎侧位X线片(图1)中,可见第 L4 椎体上、下终板骨折,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约 40%。椎体前部部分发生移位并向前倾斜。

在增强后 CT 冠状位图像(图2)中,可见在 L4/L5 水平两侧腰大肌前缘内存在界限清晰的低密度病灶。二者上方均有高密度影,与急性出血相符。出血似乎来自主动脉发出的节段动脉。左侧病灶大小约为 1.5 cm(前后径,AP)× 2 cm(宽度,W)× 6 cm(头尾方向,CC),右侧病灶大小约为 2.3 cm(AP)× 2.3 cm(W)× 4 cm(CC)。

在 T2 加权 MRI 腰椎轴位图像(图 3)中,可见双侧高信号、界限清晰的病灶,对应于血肿及 CT 所示的低密度病灶。

病情讨论

脊柱骨折是重要的创伤相关病理,急诊科(A&E)不应忽视这类骨折,因为它对日常生活活动有着显著影响,并会带来可观的一、二级社会经济成本负担 [1]。在最初受伤时,他并未报告任何腿部无力、感觉异常或大小便失禁,因此在未进行影像学检查的情况下接受了保守治疗。然而,几天后,他出现了局部疼痛加重,主要集中在腰部区域,同时规律使用镇痛药的情况下仍出现右前大腿疼痛,并伴有双侧大腿、膝关节和小腿后侧的感觉异常。他没有既往病史,也未服用任何药物。他前往当地急诊科就诊后,被给予一般背痛的指导并转诊至物理治疗。由于持续疼痛,他再度就诊全科医生(GP),在检查中仅在触诊时发现L4区域压痛,两下肢肌力、反射、感觉均正常,跖反射向下,肛门括约肌张力正常。随后,他再次被转诊至急诊科进行影像学检查。

初步的腰椎X线显示L4椎体存在急性移位性骨折(图1)。基于这一发现,进行了创伤CT检查,结果显示在爆裂性骨折附近双侧腰大肌出现不确定的低密度影(图2)。血液检查结果无异常。随后,他佩戴了腰部支具并被转诊至创伤中心以进一步管理。之后,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而进行了MRI检查,结果显示两侧腰大肌内局灶性T2高信号,与血肿相符,并证实存在L4爆裂性骨折,骨碎片向椎管内后移,但未见脊髓损伤(图3)。鉴于他没有急性神经学表现,并在与神经外科讨论后,他获得了保守治疗或手术(脊柱固定)治疗的选择。

腰大肌血肿是一种极其少见的情况,发生率约为0.1–0.6%,其危险因素包括使用抗凝剂、高龄及接受血液透析 [2],死亡率可高达30% [3]。腰大肌由多层筋膜包裹以增强其强度,因此任何导致肌肉内出血的损伤都会引起腰大肌膨胀、筋膜间隙内压力升高以及邻近神经受压,从而导致疼痛 [4]。

文献报道中通常见到的都是单侧腰大肌血肿。例如,服用抗凝剂或有肝硬化病史的患者,因椎体压缩骨折导致单侧腰大肌血肿 [5,6]。因此,在创伤中及早诊断腰大肌血肿必须依赖横断面影像学检查。对于创伤性腰大肌血肿的治疗,根据严重程度,可选择保守治疗、外科干预或经皮介入治疗,特别是经导管动脉栓塞。

已获得患者的书面知情同意用于发表。

鉴别诊断列表

腰大肌血肿
腰大肌坏死性肿块
腰大肌脓肿
腹膜后出血

最终诊断

腰大肌血肿

图像分析

腰椎侧位X线片

icon
(无翻译内容)

对比增强后创伤CT,冠状切面

icon
没有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T2加权腰椎磁共振成像,轴向切片

icon
对不起,目前没有可以翻译的英文内容。